□ 记者 满淑涵
将“让资源更有价值”的品牌理念融入发展“经脉”,“十四五”以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布局“勘研建、采选冶、材装贸”等全链条业务,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和新兴产业壮大,瞄准“千亿元产值新增、百项‘国之重器’突破、十个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一流企业创建和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打造”的“千百十一”奋进目标,聚力做好转型升级必答题,同步提升产业“含绿量”和发展“含金量”。
在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权属的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聚势赋能
现代化工程拔地而起,前期需进行精细化勘察设计,这关乎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从未来之瞳·瞳系列建筑工程、丝绸之路风情城项目到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东方希望集团兰州东金硅业4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纵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勘院”)发展图景,做强设计研发、做精专业工程、做好差异化领先、做实人才队伍建设、做活开放合作的业务定位贯穿其中。
“上世纪90年代,行业下行压力凸显,我们曾一度面临业务凋敝、人员离散的境况。”细数发展变迁,回顾改革历程,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礼安认为,踩准时代节拍至关重要。
房地产快速发展、环境治理政策加力、“双碳”战略深入实施、数智融合赋能……面对时代背景下的市场机遇,西勘院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视野:坚持以“工程+数字”“产业+资本”为突破口,构建涵盖智慧矿山、生态修复、新能源装备的三维增长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推动实现从单一技术服务向全产业链价值创造的跨越式转型。
2021年至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累计贡献利润1.68亿元,矿山治理、危废处置等绿色业务稳步发展,数字化业务年均增速超100%……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改革创新成为西勘院最大底气。
针对冗员多、包袱重、机制僵等突出问题,西勘院着力实施“瘦身健体”专项行动,构建“小总部、大产业”的现代化治理架构:将原有的18个职能部门压缩至13个,厘清管理边界、规范管理流程;将60多支生产队伍精简整合为28个,形成组合梯队;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建立健全以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重新审视和调整项目管理思路,进一步明确责权利,使大家共担责任、共享利益。
改革本质上是创新创造。西勘院主管科技研发的副总经理赵晓峰对此体会颇深。以“数字化西勘”建设为突破口,以“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为支撑,西勘院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数字化重构,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管理成本显著降低。“比如,过去做岩土工程三维模型要手动录入,前后得一周左右时间,现在依托自主研发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管理与多软件协同应用,半天就可以搞定。”
数字化转型背后,创新成果也在持续涌现:累计获得陕西有色集团科技奖15项,申请专利46件,开展基础科研项目45项,完成7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首创形成富氧侧吹炉熔炼-烟化炉烟化法处理浸出渣工艺,属国内外行业运行指标最优;自主研发金属新型竖罐还原炉,生产成本降低、还原效率提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推动可控冲击波绿色采选、二氧化碳常温脱碳等技术探索,让科技创新更好地赋能产业升级。
日前,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公布2025年度成果评价结果,西勘院共有31项成果获得行业认可,涵盖岩土勘察、生态修复、固废利用、工程设计及咨询等多个领域。
破立并举
走进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可借助AR望远镜穿越千年,触摸十三朝古都的历史脉搏。这不仅是科技与文明的对话,更是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创新手段守护文化遗产的生动缩影。
“我们通过运用三维扫描、AR、VR、AIGC等手段,完成了文物保护工程利用、文物数字化精细策划、文物数字活化等工作。”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权属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程泽华介绍说,未来还计划在西安城墙布设100台左右AR望远镜,讲活讲新“唐诗发生地”的鲜活故事,助力西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解锁文物的“前世今生”,探寻文化的“亘古亘今”,渗透试验、岩石试验、黄土湿陷性试验等大量土工试验构成其技术底座。
“这相当于在制作大型雕塑前要打个小稿,我们根据文物遗址区的水、土、石等特性测算力学指标,按照一定比例推演文保工程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岩土文物实验室副主任李哲这样解释其中的逻辑关联。从大雁塔纠偏到兵马俑坑壁加固,从彬州大佛寺石窟病害治理到神木石峁遗址本体保护,众多文保工程的背后,都有这家公司的专业托底。
不仅在文保领域“点石成金”,“十四五”以来,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及水文勘察、岩土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钻探、检验检测及测绘、物业开发等产业板块也干得风生水起。
此外,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还着力打好“三张牌”,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
——打造优秀技术团队,以专家、总工为引擎,开展“走出去”“带进来”工作,持续对标对表行业一流,培养技术能手;
——激活经营人才动能,不唯学历资历,鼓励“揭榜挂帅”,公司搭平台、给政策、站台铺路,并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储备了一批搏击市场的后起之秀;
——提升管理工作质效,放权赋能,竞争上岗,鼓励和引导管理岗位人员自我施压充电,进一步开阔视野、转变思维,向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方式转变。
以旗下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实施“聚焦主业、双轮驱动、多业并举、跨越发展”战略,在钻机轰鸣与山河跋涉中,打造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公司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持续优化绿色勘查技术,推广“四化”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实现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让绿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明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