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 整理
【新闻回放】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涉及范围广、受灾省份多、影响程度深、局地损失重。日前,应急管理部、财政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2026年度全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深入细致摸排确定需救助对象,切实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网友观点:要严肃资金管理使用纪律,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守住救助工作的廉洁底线。随着救助资金精准落地、特殊困难群体得到重点帮扶、受损家园加快恢复重建,这场跨越冬春的守护,让民生底色更温暖。
网友观点:冬春救助事关民生福祉,是党和政府关怀受灾群众的具体体现,必须以高度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
【新闻回放】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近百个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进行了展示。让文化遗产获得“数字生命”,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网友观点:本次论坛选址西安,既彰显了中国在数字文明时代的文化自信,又蕴含了“从历史联通到数字联通”的象征意义。愿这场对话能促进各方凝聚共识、开放合作,共同开启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数字化新篇章,让文化遗产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让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网友观点:从为文化遗产留存记忆,到推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再到助力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将更加深入。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让更多文化遗产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