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倩楠
金秋九月,秦岭深处,层林尽染。正值民族团结进步月,步入秦岭深处的商洛市镇安县,只要留心就能注意到,城区出租车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在镇安,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融入城乡烟火日常的场景随处可见。镇安是陕西民族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住地区。全省行政建制中有三个回族镇,镇安县占据两个,分别为西口回族镇、茅坪回族镇。全县现有回、蒙、苗、壮、彝等11个少数民族人口1.3万余人,有10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近年来,镇安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助力多民族聚居镇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
“金钥匙”成“黏合剂”
距中秋节还有两周,位于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元坪村的一家牛肉加工厂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完成切割、分拣、包装等工序,一块块优质的西门塔尔、夏洛莱牛肉将发往全国各地。
这间牛肉加工厂属于镇安县东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王东创建。十多年前,回族青年王东放弃西安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创业。经过多年积累,他在北阳山下建起了当地第一家牛肉加工厂,注册了“秦侯酱相”“牛舒舒”“卤侯酱相”等酱牛肉和牛肉酱品牌,通过线上渠道帮助镇安县东祥牧业专业合作社销售绿色优质牛肉产品。
“产业发展成了促进民族团结的‘黏合剂’。”王东说,在自己的牛肉加工厂和线上运营团队中,回汉族员工同席而坐、同工共业、同桌而食,他们互相尊重、共同协作,让绿色健康牛肉走出镇安、走向全国。
近年来,镇安县引导各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发展现代智能农业,在北阳山区建设全省重点畜禽养殖基地、牛肉生产加工基地、牛羊交易集散地,开发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北阳山牛羊肉等产品,在产业发展中推动各族群众在协作中增进情感、实现共赢。
除了畜牧养殖业,镇安县还引导西口、茅坪回族镇群众种植中药材15000余亩,新建、科管板栗、核桃6000多亩,培育了食用菌、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多个特色产业,有力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同奋斗、共致富。
菩提树结“同心果”
走进茅坪回族镇茅坪社区,一棵菩提古树引人注目。茅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马东海介绍,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便利交往交流,社区修建了便民小广场,推出了“菩提树下说事”活动,不管是邻里矛盾还是民生难题,大家坐在树下商量着解决。
马东海还担任着社区调委会主任。2024年4月,两户回汉村民因坟地问题产生争执——一户回族村民安葬家人时,墓地边缘需占用另一户汉族村民的少量土地,因协商不成,请求村委会调解。马东海在对双方争议问题进行查证后,多次开导双方,最终促成和解。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多年来,回汉群众早就像一家人了,遇到事情大家先自己商量,商量不拢找村上解决,再也没有争吵打架、闹矛盾搞对立的情况。”马东海说,茅坪社区回族群众占比更高,但无论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会自觉尊重对方习俗,主动出劳力、搬家具帮忙。随着观念转变,多民族家庭比例也在逐年增高,每逢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各族群众都会张灯结彩一同庆祝。
茅坪社区二组大部分是回族村民,汉族群众只有几户。二组71岁的汉族村民王奶奶子女都在外地,每到收麦季,如果家人没及时赶回,二组村民都会主动搭把手,帮老人抢收小麦。马东海说,这样的暖心小事在社区屡见不鲜。
这样的温情互动,正是镇安县深化民族团结、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镇安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组织各族青少年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接受红色文化和中华历史文化教育,在西口、茅坪回族镇和县城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挖掘安澜故里、镇安渔鼓等民族传统文化,创编《安澜传》《聂涛》等优秀艺术作品,组建“小宣讲、小演出、小公益、小推广、小培训”的“五小”志愿服务队,深入镇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群众中生根发芽。
“幸福路”温暖人心
今年6月底,茅坪回族镇五星村一条长约1400米的通组路完成硬化改造。这条曾经在雨天泥泞不堪的砂石路,如今变成了平整洁净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沿线8户53名群众的出行难题。
这一变化,正是镇安县发力民生保障、夯实民族团结根基的写照。2024年,镇安县争取民族发展项目资金700多万元、县级统筹资金2288万元,支持西口、茅坪回族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
“以前社区广场周围又乱又脏,杂物堆积、垃圾散落。”马东海说,随着镇上“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启动,社区鼓励引导群众对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清走垃圾、规整杂物,随后在树旁建起了休闲广场。如今每到傍晚,广场上就热闹非凡,各族群众伴着音乐跳广场舞、拉家常,欢声笑语成了这里的“标配”。
一个个小变化,正是镇安县发展大蓝图中的温暖笔触。近年来,镇安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现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为目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优先将西口、茅坪回族镇列入省市县重点镇建设,实施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新修、改造公路200多公里,水电达标率100%。西口回族镇开展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工作,茅坪回族镇集镇启动了公用设施改造工作,如今,民族聚居镇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通信、水电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保障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