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韩璋 樊星
通讯员 刘海强
“等你们村的灵芝菌袋培养好,就引进到我们园区进行试验,然后扩大再生产!”“大棚秋季休园时栽培猴头菇,不但能增加效益,还能让土壤更健康!”9月27日,受邀参加蒲城县政协陈庄镇协商议事室“我为陈庄产业发展建言”活动的第二天,县政协经济农业界委员贾军虎、郭银科等人就来到西陈村开展跨镇域产业合作。
原来就在前一天,一场由县政协领导、政协委员和镇村领导共同参加的协商议事活动在陈庄镇政府举行。在听取了镇村领导的镇情、村情介绍后,委员们各抒己见,或分享发展经验,或提出中肯建议。县政协副主席雷岚就开展好政协协商议事室工作进行指导。
“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陈庄实际,贾军虎委员建议该镇依托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拓展劳务输出、果蔬配送等业务;依托蒲城酥梨试验站、建平实业、勇奔果业等做强酥梨产业,巩固养殖规模、扩大蔬菜种植;依托木器厂羊肉馆、蒙家羊肉馆等打造特色餐饮。另外,建议充分挖掘乡贤人才潜力,做好凝智聚力文章。
“1+1大于2,应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长期从事农产品加工的蒲城佳诚油厂负责人党西峰说,陈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建议该镇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上继续加力。来自县融媒体中心的和健委员建议,将春秋贾国遗址、明代军寨等历史资源与产业园区串联,开发“花卉观赏+采摘体验+美食品鉴”一日游线路,让卤安植物园的智能温室既产鲜花也聚人气,让食用菌园区的加工车间成为科普课堂。
“好品质、好品牌就有好市场。”“农业特色产业应在‘三品一标’上下功夫,以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夯实产业基础。”陕西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特聘专家、六合老口味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银科委员分享了他如何做好香瓜产业的经验。
“创新是产业兴旺的核心动力。”当得知陈庄镇利用盐碱地养虾、利用排水(碱)渠发展光伏产业的情况后,同富兔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军峰委员说,“创新让盐碱地上有了新产业,让排水(碱)渠维护没了负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姚军峰委员承诺,将为发展兔子养殖的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确保群众能够养得出、卖得好。
“产业发展应扬长避短。”曾因《一个桃子如何卖到15元?》一文而登上《陕西日报》的县政协委员、蒲城县家庭农场协会会长燕晓斌谈起酥梨发展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蒲城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蒲城酥梨首位产业发展,加强品质建设和品牌建设,并引进了众多优良品种,让蒲城酥梨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建议该镇加强新技术更新,让新品种丰产更优质,做强酥梨首位产业。
“感谢委员们为我们的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陈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波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完善协商议事机制,让更多基层声音被倾听、更多发展难题得以破解,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