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

——蓝舰和委员工作室履职记事

□ 记者 寇静 李荣 王斌

“蓝委员,小学生对多吃零食的危害没有概念,能不能去校园开展一场科普活动”“蓝总,我们村药材种植缺少技术,能不能帮忙找个专家给指导下”……9月15日,正在仓库忙碌的商洛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陕西蓝晟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蓝舰接到群众电话,把了解到的情况在手机备忘录上记了下来。

作为商洛市政协蓝舰委员工作室负责人,自2021年4月工作室成立以来,蓝舰怀揣“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的初心,用一件件实事、一次次为民服务履行为民服务初心,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的“连心站”。

一间工作室架起“零距离”沟通桥

“以前群众找委员反映问题,要么等政协开会,要么不知道去哪联系,总隔着一层‘玻璃门’。”回忆起工作室成立的初衷,蓝舰说,基层群众的诉求很具体,但缺乏便捷的表达渠道。

2021年,蓝舰找到商洛市政协,提出想在自己公司设立委员工作室,让群众“有事随时来,来了有人管”。同年4月,在商洛市政协的支持帮助下,蓝舰委员工作室正式设立。

走进工作室,规章制度、职责任务清晰展示,信息公示栏张贴着蓝舰的联系方式,旁边的“诉求登记本”详细记录了群众反映的诉求:2021年5月27日,调研了解商州区三岔河镇敬老院缺少常用药品;2022年4月11日,家长反映孩子偷偷将手机带到学校;2023年6月14日,刘源村村民安装天然气需求强烈……每一条诉求后面,都跟着办理进度和群众反馈,清晰标注着“已解决”“满意”。

“这些看似都是小问题,但办理好了,能温暖群众的心。”蓝舰说。

为了让反映渠道更顺畅,蓝舰创新了“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线上公开自己的微信号、电话、邮箱,群众可随时网上留言;线下定期安排1名委员或志愿者值班,接待群众来访。

2023年夏天的一个凌晨,蓝舰手机微信收到一名群众发来的照片,反映大雨导致道路被泥巴堵塞。了解情况后,蓝舰立刻联系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并组织员工连夜赶赴堵塞地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像这样及时帮助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事情还有很多。委员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接待群众来访200余人次,受理诉求100余件,办结率达98%。

“把群众小事办好,就是履职的头等大事。”蓝舰说。

一群贴心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工作室不是我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一群人的‘抱团履职’。”蓝舰说,群众的诉求涉及方方面面,单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

工作室成立以来,蓝舰牵头组建了一支由12名政协委员组成的“履职小分队”,涵盖医疗、法律、农业等多个领域,此外还邀请街道办事处干部、技术专家担任“特邀顾问”,形成了“群众点单、工作室派单、委员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

2023年6月,药农张大爷向蓝舰反映,由于技术有限,自家的中药材产量低卖不上价钱,希望得到帮助。了解诉求后,蓝舰组织医药领域的委员开展实地调研,多次召开药农代表座谈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24年,蓝舰向商洛市政协全委会提交了《关于商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从加强机制建设、规划引领、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该提案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经过多方推动,药材种植户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极大提高了药材种植积极性。

“以前种植药材只是小打小闹,收入也不高,自从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学会了科学种植,加上政府给的补贴,药材收成越来越好,收入也跟着增加了,这都要感谢政协委员的帮助。”张大爷高兴地说。

2021年洛南县“7·23”水灾,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看到“柏峪寺镇受灾群众生活必需品短缺”的求助信息后,蓝舰第一时间筹集救援物资赶往灾区,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他还收集灾区群众诉求,向商洛市政协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商州洛南山阳灾后重建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提案》,市政协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委员前往洛南、山阳等洪水重灾区域开展调研,助力灾后重建等相关工作。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让老年人过上幸福、便捷的晚年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蓝舰在带领委员工作室成员开展调研时发现,随着养老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现有的一些养老机构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也较为滞后。

为精准建言,蓝舰组织委员工作室部分成员,多次前往居民小区、养老机构等地开展调研,随后向商洛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得到承办单位的重视,由民政部门牵头,成立了全市“智慧养老”领导小组,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与协调机制。如今,一些老年人通过智能设备就可以监测健康状况,遇到紧急情况一键呼叫就能得到及时救助。

一套好机制让履职成效“看得见”

“群众的诉求解决了不算完,还要让效果能持续、可复制。”蓝舰说,委员工作室不仅要“解难题”,更要“建机制”,把零散的服务转化为长效的履职成果。

蓝舰总结出“三访三问”工作法:定期走访社区居民问需求、走访企业商户问发展、走访乡村农户问民生;建立“诉求台账”“办理台账”“成果台账”三本台账,确保每一件事有跟踪、有结果、有反馈。

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蓝舰及时进行梳理,把“群众声音”转化为“政协建言”。2023年,他通过工作室收集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村地区很多人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等诉求20余条,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开展常态化健康教育活动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在农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利用广播、标语、宣传单等形式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充分发挥镇办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应有作用。

商洛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停车位被占用问题一直困扰着市民。一些沿街商铺为了自己的利益,长期设置地锥、地锁等障碍物,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停放,道路堵塞严重。2025年,工作室关注到这个问题后,向商洛市政协提交了《关于整治占用公共停车位不文明行为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交办后,相关部门迅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实行“网格化”管理,一些占用公共停车位的商铺主动拆除了地锁,缓解了中心城区的道路拥堵问题。

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00余件,形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15篇,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46场……这些民生服务清单,饱含着蓝舰委员工作室履职为民浓浓的情怀。

如今,蓝舰委员工作室已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一个有效渠道,经常有其他县区政协委员前来“取经”。“其实这没啥秘诀,就是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小事当自己的事。”蓝舰说。

作为商洛市政协四届、五届政协委员,在蓝舰心里,政协委员的履职舞台不在会议室,而在群众身边。

蓝舰说,下一步,工作室计划在社区设立“流动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委员。此外,还将联合教育、医疗领域的委员,开展“助学助教”“健康义诊”等活动,把服务延伸到群众更需要的地方。

采访结束,一束阳光照在委员工作室的牌子上。蓝舰说:“这牌子不仅是标识,更是连着群众的‘心桥’,要把每件事办实,才对得起这份信任。”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