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璐)9月5日,全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安康市汉阴县委、县政府召开首届慈善大会,开展“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捐赠活动,旨在帮扶困难群体,共创美好生活,传播慈善文化,营造良好慈善公益生态。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汉阴县委书记陈永乐出席并讲话。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杜志强,安康市慈善协会会长崔光华出席。
“此次大会是汉阴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一次公益慈善实践,必将成为汉阴县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吴前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汉阴县委、县政府对慈善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吴前进要求,要结合新时代对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勇毅前行。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管慈善的鲜明政治属性,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局下行动,把党建引领贯穿慈善工作全过程,把慈善工作融入民生保障的发展大局,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巩固慈善大会成果,构建良好慈善公益生态。各地要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高度充分认识召开慈善大会的意义和作用,把召开慈善大会作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持续推动慈善大会的召开。要高质量创建慈善幸福家园,解决农村“一老一小”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助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提升社区群众的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省慈善协会将按照“谁干支持谁”的原则,推动慈善幸福家园与农村互助幸福院、城镇日间照料中心有机融合,为辖区“一老一小”提供就餐、休息、娱乐、照料等多元化服务,使农村丧失劳动力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使留守儿童得到关爱。要聚力抓好“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各地要按照“政府搭台子,慈善来唱戏”的模式,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组织党政机关、包扶单位开展“一日捐”活动,重点发起七个群体“一起捐”;结合“中华慈善日”“陕西慈善周”主题活动,扎实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依托基层力量统筹协调,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自愿捐赠。要围绕乡村振兴精心策划一批公益众筹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推介实施“十百千万”产业帮扶项目。要在民政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积极联动社工、农业、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工商联,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活动高效推进。要推进“三化”建设,打造慈善品牌项目,聚焦乡村振兴迫切需求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策划实施项目,强化风险意识,扎实抓好慈善组织管理漏洞、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和警示教育。要敬重善主、敬畏善款,管好用好募集的资金,做到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要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省、市、县、镇、村五级慈善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慈善组织,把有情怀、有能力、有资源、有影响的干部吸收到慈善队伍中来,配好县区慈善会班子,选好会长,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慈善工作者队伍。
陈永乐表示,将继续坚守公益初心,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奋力推动汉阴慈善事业再上新台阶。要以政治引领凝聚慈善力量,重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将慈善事业纳入“十五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问效。要以精准救助提升慈善质效,把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作为慈善主旨,确保真正帮到实处、救到急处。要以规范管理优化慈善生态,拓宽募集领域,创新募集方式,统筹涵养善源,广泛传播慈善理念,扎实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加强对捐赠款物的管理和监督,真正让捐赠者放心、受益人满意。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汉阴县慈善专题宣传片《善行汉阴 携手同行》,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奎致辞。吴奎在致辞中表示,要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继续把慈善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弘扬慈善文化,凝聚慈善力量,用善行践行公益,用真情传递爱心,合力绘就慈善事业发展新画卷。
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代表纷纷奉献爱心,现场共有326家单位、380家企业、16000余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慈善款物1220.22万元。
据悉,汉阴县慈善大会是继旬阳、岚皋、石泉之后,安康市召开的第四场慈善大会。会前,汉阴县委、县政府出台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开展专题研究,广泛动员部署,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大慈善工作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