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白瑶)9月12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围绕“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保障”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力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赵鹏介绍,1-8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660.9亿元,科学技术、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39.9%、4.7%、4.5%、4.4%,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在支持经济稳增长方面,省财政厅综合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债券、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940亿元,较上年增长10.1%,支持重大水利、公立医院、市政工程、产业园区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债券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我们还会同发展改革、商务等部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3C数码及智能穿戴首次纳入补助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方式,目前已下达62.4亿元,有效促进了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扩量。”赵鹏说。
为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省财政厅按照税款所属期,今年上半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90亿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新增省级科技专项支出3亿元,连续五年大幅增长。聚焦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发起设立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制定科创母基金管理办法,将改革性、突破性举措在科创母基金先行先试,拓宽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使用范围,新设“新民贷”,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省财政厅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安排24.8亿元;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安排272亿元,继续实施全覆盖的学校经费保障政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00元。全力支持粮食生产,统筹57.9亿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支持5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筹措127.1亿元,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132亿元,支持加强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
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省财政厅制定置换债券资金管理办法、隐性债务变动统计监测实施办法,今年用于化债的专项债券732亿元已全部发行完毕,全省隐性债务规模大幅下降,全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