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寇静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在重塑城市发展空间。8月20日,商洛市政协召开“发展低空经济 壮大新兴产业”对口协商调研座谈会,政协委员、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云端蓝图”与“地面实践”的碰撞中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在商洛市无人机培训基地,当飞手在实训基地完成高难度飞行演示后,现场发出阵阵惊叹声。基地负责人万里介绍,目前,各行各业对“飞手”的需求明显增加,人才缺口带火了无人机培训,参训学员的职业构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自开班以来,已有200多人前来咨询、报名。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王相阳委员建议,应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调研组走进陕西国飞领翼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电子屏幕上“让飞行更有价值”的标语格外醒目,展厅内各式各样的无人机模型、应用场景展示以及模拟飞行生动展现了无人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
“我们专注于低空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探索出一条专业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路径。”公司负责人李元武介绍,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消防、巡检、环保、测绘、执法等多个领域。
“低空经济是一片蓝海。”陈发春委员建议,要因地制宜培育多样化低空应用场景,拓展文体旅游、物流配送、智慧城管、应急救援等“低空+应用”产业链,推动“低空+”产业协同发展。
2024年,商洛市政府联合陕西交控集团着手建立商洛市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平台集基础设施静态图、应用场景及航线数量、飞行活动、飞行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告警信息等于一体,是商洛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中枢’,建成后可保障低空应用快速接入省平台,形成全国低空一张网。”商洛市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负责人李成党说。
调研组在丹凤工业园区了解到,陕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多条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除航电系统外,其他无人机所需零部件均可自主设计生产,并具备超大翼展固定翼、多旋翼飞行器的整机生产能力。
方向委员表示,商洛净空条件好,气象条件稳定,低空经济发展大有可为。要支持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导航设施等建设,前瞻布局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完善低空经济软硬件和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商洛发展。
“低空经济想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唐亚哲委员说,要加快研究出台《商洛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商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建设,制定低空经济专项规划与优惠政策,有力有序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覆盖多部门、多企业,进行科学统筹有机融合,是当前商洛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徐祥勇委员建议,构建“政府部门引导+国有企业助推+民营企业实施”的发展路径,依托“设施招引企业,企业聚集科研,科研吸引投资,投资发展产业”的模式发展低空经济。
董长顺常委建议,加强北斗、5G、云计算、大数据、AI、信息安全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分阶段、分区域推进涵盖通信、导航、监测、电磁、反制等功能的低空数字智联网建设,提升飞行管控服务能力。
探索构建军地民协同的空域灵活使用机制,简化非管制空域飞行审批流程;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委员们结合调研情况纷纷建言。
商洛市政协副主席李建洲表示,要持续关注低空经济发展,对调研协商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报送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同时,要通过跟踪调研、民主监督等方式,推动调研协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助推商洛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