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蒋维博 通讯员 韩鑫
在铜川市耀州区天宝路街道崔兴村,有这样一位“草根”艺人,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快板技艺,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他就是袁英民,一位用快板传递党的声音、讲述家乡故事的民间艺术家。
今年61岁的袁英民精神矍铄,他手持竹板,嘴里念着自编的快板词,节奏感十足。在崔兴村,时常能听到他清脆的快板声。他的工作室里,一摞摞厚厚的笔记本整齐摆放,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收集来的素材和创作灵感,墙上贴满了他创作的快板词手稿。
袁英民说:“我自小就喜爱快板创作,我父亲以前会说书,村里人都知道。受父亲的影响我爱上了快板,加之我上学的时候也爱好语文,所以爱好创作,年轻时写了好多快板,2017年加入耀州区草根宣讲团后,创作了好多快板。”
袁英民的快板短视频是社交平台的“常客”。作为陕西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耀州区第七届道德模范、抖音“铜川快板”账号运营者,袁英民将耀州的风土人情、政策理论以及群众生活巧妙融入快板的韵律。他的快板作品既紧跟时代脉搏,又充满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为了让快板作品更“接地气”,他常常深入乡村、社区,与群众拉家常,了解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将这些内容融入创作。
“开始创作的是《党的十九大精神指方向》,就跟着耀州区宣讲团在全区各村镇,还有学校、工厂、企业进行宣讲。”袁英民说。
多年来,袁英民创作的快板作品有800余篇。翻开他的快板作品集《板语心声》《板语颂新风》,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乡耀州的热爱与赞美。他用快板讲述耀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到北宋山水画家范宽,再到“柳体”书法创始人柳公权,古老的耀州名人故事在他的演绎下鲜活起来;他也聚焦家乡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后的高楼大厦、乡村振兴中的美丽新貌,都成为他快板里的生动素材;邻里间的好人好事,如照顾孤寡老人的热心村民、义务打扫街道的志愿者,也被他写进快板词,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
“我今年61岁了,要把创作和宣讲坚持到底,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以后还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宣传乡村振兴、好人好事、铜川的名胜古迹和传统文化,一直坚持到说不动的时候。”袁英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