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第04版:社会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柞水县老庵寺村:以“微改造”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 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姜枝朝 李字武

盛夏时节,行走在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四周群山环抱,亭台楼阁依水而建,民居错落有致。漫步在村道上,抬头是“景”,入目是“画”,每一步都恍若在画中穿行,一幅“高颜值”的乡村画卷在眼前生动铺展。

“近几年老庵寺村变化特别大,环境变好了,路也修得漂亮了,绿化、人居环境都改善很多,空气清新,人住得也舒适。”村民陶秀刚笑着说。

近年来,老庵寺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建乡村、优环境、增收入、促融合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年以来,村“两委”以“千万工程”为统领,整合3000万元项目资金,率先打响基础设施攻坚战。5公里“四好农村路”如银链缠绕山间,1400延米花墙与1100延米挡土墙勾勒出村落轮廓。最引人注目的是25户民居的民宿化改造——青瓦白墙间点缀着唐灯、唐诗等元素,既保留了秦岭民居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文化符号。

“我们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像绣花一样精雕细琢。这种‘微改造’模式不仅节省了成本,更让老建筑焕然一新。”老庵寺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涛介绍说。

乡村要振兴,完善基础设施是保障,产业兴旺是“核心引擎”。在老庵寺村地载木耳种植基地,3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黑木耳,现场一派丰收忙碌景象。

老庵寺村今年春季发展地栽木耳110亩,年可种植木耳100万袋,带动周边及本村500余人就地就近务工。同时,大力发展食用菌、林下经济、农家乐、民宿等富民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从单一务农迈向多渠道增收,全村群众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基地务工、集体经济年底分红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9000余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集体经济体量倍增,2家村集体企业与8家专业合作社盘活了1.3万亩林地、650亩土地,年营收350万元,纯利润65万元。”李小涛说,现在主导产业规模倍增,187个食用菌大棚种植香菇30万袋,村里还发展了240亩中药材、50万尾冷水鱼与100千瓦光伏项目,构成了多元产业矩阵。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