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巡检夫妻档 新丰镇车站的“铁轨卫士”

□ 记者 李彦伶

“当当当,当当当……”李强手持榔头,边走边敲击着铁轨上的减速顶;张敏则头戴遮阳帽、斜背防护包,聚精会神地对铁轨进行安全防护。

在陇海铁路的钢铁大动脉上,有一座全国铁路货车日办理量最大的编组站——新丰镇车站。在这里,有一对扎根铁路二十多年的夫妻——李强与张敏。

6月30日,西安持续高温,记者在新丰镇车站见到了这对正在作业的夫妇。

减速顶作为编组站调车场的关键调速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调车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每日清晨,李强、张敏夫妻二人都会循着铁轨开始巡查。看着丈夫仔细认真的模样,张敏笑着说:“这些铁疙瘩在李强心里就是一块块宝。”

作为一名“铁二代”,李强说,小时候父亲常带自己来车务段看火车,自此对火车产生了浓厚兴趣,20岁便进入铁路系统,2001年从汉中车务段调入新丰镇车站从事调车工作,两年前调整到设备维修岗。

李强告诉记者,父亲临退休前拉着他的手说:“在铁路干了一辈子没干够,希望你接下接力棒,以不服输、不怕苦的干劲将这份工作做好!”

李强是这样答应父亲的,也是这样做的。

临近中午,钢轨的表面温度已达60℃,热浪翻滚,令人窒息,李强仍坚持对剩余的铁轨减速顶进行安全排查。李强说,越是如此,越要坚持。

李强回忆说,有一次突发故障,他跪在灼热的道砟上抢修,汗水滴落在铁轨上,瞬间便化作白烟。等抢修完,他的全身就像蒸过桑拿一样,贴身的衣服都能拧出水了。

冬冷夏热,风雨无阻,李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父亲的诺言,默默守护着铁道安全。

李强和工友们负责81条铁路线、18600多个减速顶的安全运行。为保障列车行驶安全,他每天都会按时行走在铁轨上,进行上线检和外观检,每天走五六公里,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走10多公里。

和李强一样,受家庭影响的张敏从小也对火车有着特殊的感情。

“从学校毕业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选择去一线运转车间担任信号员。从信号员到助理值班员,十几年间,我坚定地认为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这是记者在张敏的笔记本中看到的一段文字。

张敏说,安全无小事,要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每一趟列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作业。记得那是2006年的一天,当一列火车接近时红光带迅即亮起,她立即联系车站值班员进行排查,最终化险为夷。原来是钢轨断裂导致裂缝出现,是她的细心保障了列车的行车安全。

现在张敏还肩负着仓库管理的重任。而李强总会在下班后主动来到仓库,与张敏一起整理物资。在堆满工具和零件的仓库里,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分工协作,将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有人曾问他们:“一辈子修这些铁疙瘩,不腻吗?”李强只是憨憨一笑:“列车安全通过时那声汽笛,就是给咱的掌声。”张敏则指着远处呼啸而过的中欧班列说:“看,那上面装的农机、光伏板,说不定就有咱们守护的一程。”

在这片由钢铁与道砟构成的世界里,李强、张敏夫妇只是许多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据统计,多年来他们已巡检减速顶上万台,发现排除各类故障隐患400余起。

“那些被检修过的减速顶,正以均匀的‘叮当’声应和着列车轮的节奏,保障着日均34000多辆货车作业安全和枢纽运行高效畅通。”新丰镇车站设备维修工长唐晓龙说,正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用奉献和坚守讲述着平凡而伟大的感人故事。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