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博华
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业态有力抓手。
6月23日至25日,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联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就“统筹赛事经济与全民健身,全面提高健康水平”议题,在西安和渭南部分体育运动场所开展专题调研。
“近年来,西安、渭南两市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在提振经济促消费的同时,点然全民健身热潮。”谈及调研选址初衷,省政协常委、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刘勤社说,专委会想通过此次调研,了解两市在发展赛事经济方面的工作亮点和成功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献计出力。
随着冰雪经济的持续升温,滑雪受到众多年轻人青睐。走进西安热雪奇迹滑雪场,滑雪教练刘佳磊正指导学员进行运动前热身。
西安热雪奇迹滑雪场是一个集冰雪运动、教育、娱乐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不仅有专属训练中心,还配有主题餐厅、咖啡馆和雪具店等服务设施,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参与健身运动的需求。
“每周末都会有大量滑雪爱好者前来‘打卡’。”西安热雪奇迹负责人李雅娟说,近期报名暑期滑雪培训班的人数还在持续上升。
西安、渭南两市通过打造优质运动项目,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吸引群众投身全民健身运动。在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各类运动场馆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体验。市民在运动健身时,还可聘请私人助教进行专业指导。
调研组了解到,渭南市秦羽羽毛球馆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把原本废旧的厂房变成了专业羽毛球场地,每天前来参加运动的市民热情高涨。
省政协委员、西安海天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建刚建议,不断丰富运动场馆项目种类,拓展球类运动,增加休闲运动,引进潮流项目。同时,运动场馆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赛事类型,打造具有特色的赛事品牌。
6月中旬,2025年花样游泳世界杯总决赛和世界男排联赛的举办,让古城西安再次成为体育迷的打卡地。
当下,发展赛事经济已成为各地拉动城市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由“看一场比赛”到“游一座城市”,赛事流量正不断转化为助推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4年,渭南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936项,近200万人次参与。”渭南市体育局副局长王晓燕说,赛事带动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此外,渭南部分基层村镇也办起了“村BA”“村超”等体育赛事。
6月24日,在渭南市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几名村民正在篮球场练习投篮,为即将进行的村篮球赛做准备。
“2023年以来,这个村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村BA’赛事,探索出一条从观赛到美食、民俗体验的发展新路径。”孝义镇党委书记耿亮说,赛事吸引游客8万余名、创收50余万元。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曹增武建议,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本地特色,结合当地的体育文化传统、群众运动基础和旅游资源,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吸引力的赛事项目,打造特色赛事品牌,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赞助商、参与者和观众。
近年来,电子竞技逐渐成为拥有巨大产业创新潜力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新兴竞技类体育项目。在曲江竞技中心调研期间,西安曲江电竞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凡和委员们聊起了电子竞技背后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自曲江竞技中心建成以来,先后承办了2023巴黎奥运会男排资格赛、英雄联盟12周年盛典等体育赛事,还承办了多场企业活动、展览展会和文化演出活动。
“如今的体育场馆不仅是承载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也是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邵晓军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大型体育场馆不仅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还能为市民提供集休闲、体育、文化等于一体的服务。
记者从西安奥体中心了解到,6月至8月,奥体中心将举办的多场演唱会,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还能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多个行业发展。
邵晓军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完善设施与服务,定期对场地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更新,加强餐饮、购物、停车等场地的配套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强化人员培训,确保场馆安全顺畅运营;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市场营销,整合资源,加快品牌建设,推动体育场地与周边商业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