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第04版:慈善 上一版   
上一篇

西光社区:创新打造“慈善幸福家园” 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

□ 记者 张璐

今年以来,西安市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西光社区创新打造“慈善幸福家园”,探索出公益慈善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该社区通过引进便民服务项目创造收益,再以慈善捐赠反哺社区建设,形成“服务创收-慈善反哺-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机制,成功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便民驿站成社区“造血新引擎”

针对居民反映的快递存取难题,2024年3月,西光社区党委联合西安信和物业重新开放小区南门,建成30平方米的“西光生活综合服务驿站”。

除了提供基础的快递存取服务,驿站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先后推出便民充电、简易维修、物品暂存等服务,真正做到了“一站式”服务,不仅解决了辖区600余户居民生活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还创造了3个就业岗位(含2个残疾人岗位)。

便民驿站的成功运营,不仅激活了社区的“造血”机制,还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许多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驿站的日常管理和志愿服务中来。大家表示,能够为社区出一份力,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据介绍,4月10日,驿站已将首笔经营收益4000元通过新城区慈善会实施了定向捐赠,专项用于社区基层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

慈善反哺破解“表白楼”顽疾

这笔善款首先用于解决困扰186户居民多年的64号楼涂鸦问题。该楼因学生群体常年尾随进入小区,造成公共墙面乱涂乱画面积超2000平方米。社区采用“3515工作法”,组织物业、网格员和志愿者成立“文明劝导队”,通过一个月的巡查劝阻、加装警示标识、强化门禁管理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墙体乱涂乱画现象。

4月25日,在开展的“公益星期五”活动中,50余名社区党员、青年志愿者和热心居民,对64号楼的24层楼道进行了集中粉刷,覆盖全部涂鸦痕迹。更暖心的是,两周后社区用驿站收益为老年居民安装了7个公共纳凉椅。截至目前,这些“爱心椅”已成为小区老人日常聊天休憩的好去处。

“粉刷和纳凉椅都是居民议事会上投票选出的优先项目。”西光社区党委书记任晓超表示,今后社区还将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逐步推进各项改善措施,持续优化社区环境。

“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托举社区幸福

今年4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通过省慈善协会,定向支持西安市新城区10个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公益服务圈”。该项目采用发放“关爱金”“关爱券”的模式,借助“数字化赋能+资源链接”创新手段,构建公益属性强、可持续运营的便民生活服务体系。

作为首批试点社区,西光社区以6个网格工作站为支点,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整合文化艺术中心、健康小屋、社区食堂等设施,形成服务与创收双赢格局。

每周举行的“公益星期五”活动也已形成固定机制,40至13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联动35至68家共建单位,实现“走访-整合-服务”高效闭环。截至目前,西光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已提供12个就业岗位,服务覆盖6000余名居民,真正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

“我们将坚持‘住西光,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让公益慈善成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任晓超说。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