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小板凳”上议出“大民生”

——铜川市王益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记事

□ 记者 张璐

“咱们的老朋友又来听心声啦!”5月23日,在铜川市王益区青年路街道五一菜场家属院,由2张桌子、10多条小板凳组成的“小板凳议事会”活动正在进行。

没有会议室、不念发言稿,驻室委员与群众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围坐一起,聚焦诸如墙皮脱落、防火安全、路灯不亮等民生话题,以“唠家常”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这种“零距离”的“小板凳议事会”微协商活动,是青年路街道委员工作室探索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深化协商民主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这些由彩色小板凳围成的议事圈,记录了辖区47个小区11788位居民的急难愁盼。桩桩“关键小事”通过“流动协商”机制进入治理视野,转化为一项项民生实事。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

青年路街道位于王益区最北端,下辖五一、青年路、史家河3个社区47个居民小区,常住居民5820户11788人。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综合治理难、利益诉求化解难,基础设施薄弱。

2022年7月,青年路街道委员工作室成立后,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同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径,将协商场所从办公室搬到小区凉亭、楼道口甚至居民家中,创新实践“小板凳议事会”微协商模式。

“咱们这老楼年代久了,一到雨季屋顶就漏水,墙皮也直往下掉,这次改造可得把防水做好。”关于五一菜场旧楼改造问题,居民文阿姨率先发声。

“没错!”一旁的赵大爷接过话茬,“现在防火安全这么重要,旧楼改造一定要用质量好的防火保温层,既保暖又能保障安全,这样住着才踏实。”

驻室委员认真倾听每一条建议,仔细记录居民诉求,不时与居民互动交流。“大家提的建议都很实在,关乎居住的安全和舒适。我们一定把这些意见整理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旧楼改造中充分考虑,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和施工标准,让大家住得安心、舒心。”区政协副主席吕伟涛积极回应。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这种转变始于一次“意外”。五一社区党委书记郭庆云说,起初,驻室委员碰到居民闲聊,索性搬来板凳加入讨论,从拉家常中发现治理线索。由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这种亲民的协商形式就坚持了下来。如今,每周两次的“流动协商”已成为常态,议题涵盖政策宣讲、矛盾调解、设施修缮等方面,这种看似松散的“唠嗑”逐渐织就居民认可、基层善治的网络。

“调解员”与“督办员”的双重角色

“我们操场这块的路灯最近不亮,给夜间出行的居民带来不便,希望社区能帮助协调解决一下。”去年11月12日,在“小板凳议事会”上,群众代表李青云反映了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问题。

活动现场,群众代表、史家河社区工作人员、青年路街道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围坐一起,一场“解题接力”随即展开。“社区将联系物业,了解一下具体原因。如果物业暂时解决不了,可由社区介入,帮助解决路灯问题。”史家河社区党委书记李静回复道。

“操场的情况我比较了解,如果社区在维修路灯方面有困难,我可以出资帮助安装太阳能路灯。”区政协委员苏帅说。

不久,新安装的路灯照亮了居民回家路。

据了解,每次“小板凳议事会”都会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成果清单”的协商闭环。例如,通过“小板凳议事会”,成功解决了史家河社区操场4号楼地下水管漏水、铜华小区缺少休闲座椅等问题,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青年路街道委员工作室共提交社情民意信息82件,解决问题16个;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家庭教育等开展“微协商”活动20余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25件;开展各类服务为民活动10余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

协商民主的“王益样本”

如今,“小板凳议事会”已衍生出“凉亭议事”“广场听证”等多元场景。在青年路社区瓦盆窑小区,“青居议事亭”的挂牌让委员开展“微协商”有了固定阵地;最新制定的《“‘益’起商量”微协商议事工作规则》更将铁路安全宣传等新型议题纳入常态化协商范畴。

5月23日,在河滨路小区广场,驻室委员化身“安全宣讲员”,结合铁路安全典型案例,向辖区居民详细讲解翻越护栏、抛掷杂物等行为的危害,呼吁居民自觉遵守铁路安全规定,共同维护铁路运输安全。

“除了劝阻不文明行为,我们还能采取哪些更专业的护路措施?”居民刘大哥举手提问。

“刘大哥问到了关键点。您有一定经验,可以重点观察路基沉降、防护网破损等专业隐患……大家看到树木倒伏、线路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拨打铁路部门的应急电话。”区政协委员冯熙现场示范隐患排查的规范流程。

“以前觉得扔个垃圾没啥,现在明白了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居民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争当爱路护路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小板凳议事会”不仅拉近了委员与群众的距离,更让协商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

“每张小板凳都是社情民意的传感器。”王益区政协主席尚晓明表示,区政协将进一步提升委员工作室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水平,围绕助力“三个年”、打好“八场硬仗”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创新开展“双走进”和“委员活动日”活动,深入基层群众,彰显政协特色,让委员工作室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王益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