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运森 记者 张璐
初夏的秦岭南麓,草木葱茏,溪流潺潺,柞水的绿意与花影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5月15日,“善行柞水·爱满校园”陕西慈善志愿者捐赠暨柞水县职教中心慈善先进个人表彰仪式在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举行,为困难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同时对“慈善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大爱图景。
活动现场,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副会长、爱心大姐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邱华作了题为《爱,永远在路上》公益报告,向全校400余名师生分享了一路走来的慈善心得。
“慈善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而是一群人的同行。”邱华真挚的话语赢得了全场掌声。多年来,她的公益脚步遍布全国,在汶川、玉树地震救援,河南洪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等重大灾害救援中都能看到邱华的身影,她获得了“全国十佳孝贤楷模”“全国慈善组织慈善工作范例宣传活动-慈善人物”“陕西省道德模范”等60余项荣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仪式上,邱华等志愿者为20名受助学生每人发放300元助学金,并鼓励他们学习技能成就精彩人生。县职教中心党委书记李德鹏、县慈善协会副会长赖光林为10名“慈善工作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受助学生代表难掩激动之情,坦言这笔善款让自己能够继续在实训车间学习数控技术,未来立志成为“柞水工匠”,用技能反哺家乡。
“每一份助学金,都是寒门学子走出大山的坚实阶梯。”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从虎介绍,近五年来,柞水县脱贫家庭学生辍学率已归零,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至99.7%。“柞水云课堂”智慧教育平台搭建起了山区学校与西安名校资源共享的桥梁;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更是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助力83%的毕业生实现本地就业,成功实现帮扶模式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
展望未来,柞水县将着力打造“大慈善”生态,通过搭建“柞水慈善数字平台”,实现捐赠流程全透明、可追溯、可监督;启动“企业联合村社”计划,通过产业帮扶、教育资助、消费扶贫等举措,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同时,深入培育慈善文化,开设“柞水慈善课堂”,邀请邱华等公益榜样授课,培养本土慈善人才,打造“善行研学基地”,融合木耳产业园、爱心工作站等特色资源,开发“慈善+文旅”研学产品,引导职教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慈善理念,让慈善之花在柞水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