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倩楠
5月25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闭幕。本届丝博会,主办方首次设置低空经济展,以“创新驱动低空经济,融合共绘丝路新篇”为主题,展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全国300余家企业携450余件产品参展,集中展示了100多架固定翼、多旋翼、eVTOL等飞行器,以及350余套通信、导航、反制设备,涵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会议期间,陕西还通过发布低空应用场景试点及政务需求清单、举行重点项目签约及产业推介会等加速无人创新项目落地,助力打造国际化低空经济高地。
前沿成果扎堆
“无人机按照既定线路起飞降落后,将外卖交接给机器人,机器人再带着外卖送至用户门口。”5月23日,在第九届丝博会上,陕西水务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低空经济空地协同无人配送项目,十多公里的距离人工配送时间约为40分钟,而空地协同无人配送只需十几分钟,成本也低得多。
“太方便了。”参观者朱彬在了解项目后由衷地感叹。
陕西水务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脱胎于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企业创新工作室,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低空经济打造了猛禽系列无人机、无人值守设备、氢动力无人机飞行平台、数字孪生系统等空地协同无人智能设备产品,广泛应用在工业巡检、无人配送等领域。
在捷飞智航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款机身长6.8米、翼展5.2米的飞行器引人驻足。
“这款飞行器采用油电混合动力设计,可搭载5到7人,适用于城际往返。”企业市场经理刘宇说。
此次展会上,像这样的行业内前沿成果并不鲜见: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天融智航”低空安全与运行管理平台,对低空飞行活动进行精细化管控;陕西天翼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共享无人机”能让人随用随取;省大数据集团通过低空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服务;一比一还原机舱状态飞行模拟器,能让人在陆地体验在天空翱翔的感觉……
政府全力助推
踏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在入口处的陕西低空场景“试点分布图”上,各地市低空应用场景一望即知。
作为拥有全国唯一的航空研发制造完整供应链条的省份,陕西正以政策搭桥,融合教育、科技、人才的独特优势,围绕低空经济下功夫、布棋局。
“选定低空基础服务、服务配送、文旅消费、公共服务、生产作业等5类低空典型场景作为重点方向。”5月21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会议活动区,省委副秘书长尹清辽在介绍陕西低空工作开展情况时说,截至目前,陕西征集低空应用场景试点242个,涉及单位189家。
延安机场一体化低空智能安防、试飞院低空飞行器检验检测及适航取证、低空医疗及应急物资配送、城市低空会客厅、客运索道无人机智能巡检……借着低空经济发展“东风”,大会同期举办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了陕西省低空政务应用需求、2025年陕西省低空应用场景试点清单、低空经济时空基础平台——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2025版等内容。
“你们这个项目成本怎么控制”“建议你们将发展方向再聚焦一下”“这个项目有没有在哪已经试点的”……大会期间,还举办了系列低空经济活动,发布低空相关政策信息、举办低空投融资对接会、开展项目路演、重点项目推介及签约等,切实强化低空经济领域的对接合作。
区域合作共赢
“我们郑重承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坚决不打扰企业生产,企业有任何需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今天和今后承诺的每一个事项都坚决落实,绝不落空、绝不欠账!”5月22日,在丝博会会场内举行的铜川市新区低空经济产业推介会上,铜川市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主任郭海军的一席话引发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郭海军向现场的展商和嘉宾介绍了铜川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四大优势和两大方向,诚挚邀请企业家们来铜川新区投资低空经济产业。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新潮流。我们以低空经济为纽带,探索科技创新与区域合作新路径,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省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张倩黎说。
在展会现场,得以管窥陕西低空经济区域布局:榆林低空经济产业园可满足各类型无人机、多任务类型的试验测试需求;渭南打造了西北地区民用无人机智造中心,主要展示渭南低空应用场景、低空飞行器、无人机培训、无人机应用等企业及发展成果;商洛建成中天禹辰生产基地,还将陕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带去了展会。
“我们相信,本届丝博会低空经济展区将为陕西打造国际化的低空经济交流合作高地贡献力量。”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文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