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借鉴发展经验 赋能乡村振兴

——潼关县政协考察特色农业发展小记

□ 实习记者 韩璋

通讯员 宜玉红 记者 樊星

5月20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初夏的潼关大地一片生机勃勃。7点半刚过,13名政协委员早早抵达潼关县政协大院集合点,怀揣着为家乡农业谋发展的热忱,在潼关县政协副主席汤振华带领下,一起奔赴西安临潼区考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我们梳理一下潼关特色农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我把有关临潼农业发展的资料看了三遍”……出发前夜,即将前往临潼考察的委员们便已在工作群积极讨论起本次考察的重点,字里行间满是对先进经验的渴求。

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西优绿色农业科技公司、临潼区石榴红生态科技园,近距离探寻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为潼关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临潼区西优绿色农业科技公司,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西优(1号-15号)、思香、粉提(1号、2号)等品种已成为临潼区注册的知名品牌,让委员们眼前一亮。“糖度比普通品种高3度!”听着企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刘媛委员感叹道,“临潼在育种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希望潼关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转型,尽早建立种子基因库。”

在石榴红生态科技园,漫山的石榴树与现代化加工车间交相辉映。园区负责人向考察组演示了智能分选设备和光谱分析自动分级装箱流程。这让从事农产品销售的韩三良委员眼前一亮,“多种深加工产品、文创包装,正是潼关软籽石榴的升级方向,应打造高端礼盒,积极开拓电商市场。”

听着该企业关于举办文化节、搭建直播基地的经验分享,考察组成员认真记录“好经验、好点子”。

一路走、一路看,临潼区科技范十足的农业生产技术让委员印象深刻。座谈中,临潼区“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的联合育种模式,更是为潼关特色农产品培育打开了新思路。

“这次考察既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破题之旅”“临潼石榴年综合产值达15亿元,可我们的石榴种植还停留在初级销售阶段”“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模式,引进新技术”……返程途中,委员们讨论热烈。

听着委员们的讨论,汤振华说,临潼区的规模化种植、科技化管理、品牌化运营,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借鉴,希望各位委员立足潼关实际,在推动软籽石榴、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延链补链上持续发力,以政协智慧为潼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临潼之行,不仅让委员们带回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真经”,更点燃了助推潼关特色农业升级发展的澎湃激情。大家表示,将把此次考察的所思所想所得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以脚步丈量民情,以调研汇聚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书写属于潼关政协人的新时代答卷。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