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用心用情守护群众身心健康

——西安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情况调查

□ 记者 李荣

近年来,我省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提供上门服务、设立家庭病床等方式,打造群众身边的“健康管家”。

5月19日是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就西安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情况,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

当好群众身边“健康管家”

5月13日早上7点半,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杨冬玲提前来到办公室,换好白大褂,再次检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拿上服务记录本急匆匆赶往马厂子社区。按照工作安排,当天她要去3户签约家庭和重点人群王大爷家中随访。

78岁的王大爷患有冠心病,2023年在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杨冬玲是他的“专属医生”,为他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健康饮食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建立健康档案,享受重点疾病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签约家庭医生后,居民可享受多项惠民服务,家住三学街社区的赵青对此深有体会。2024年,63岁的赵青跟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禄珍维医生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平时有啥不舒服、咨询用药事项等都会及时和禄医生联系,禄医生就是她的“健康管家”。

“目前,我们有12个家庭医生团队,由3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辖区12个社区的居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家庭医生签约率58.84%。”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副科长胡莹说,凡是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都可与辖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通过门诊签约、社区签约和居家签约,可享受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疗,合理用药、就医指导、健康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团队还为每一位签约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其中15656人是重点监测人群。

家庭病床让老人有“医”靠

“王大妈,我下午3点去看望艾大爷……”5月16日中午12时许,西安市莲湖区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杨铂荣一忙完工作,就马上和签约患者家属王大妈预约好上门问诊时间。

5年前,艾大爷因不慎摔倒导致脑积水,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出现认知障碍、尿失禁、吞咽障碍等问题。2021年3月,莲湖区家庭病床试点工作开展后,家人为他申请建了床。“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检查,真是给家里解决了大难题。”王大妈说。

“我们共有16个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庭病床126张,家庭医生服务全人群签约率63.98%,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87.82%。”杨铂荣说,辖区老人较多,高龄、瘫痪等失能老人需要定期检查治疗、调整药物,进行后期康复,换尿管、换胃管、定期输液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往往会让患者家属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现在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可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医生出诊费3元、建床费4元,其余各项医疗服务和所用药品、耗材,只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都可以报销。

莲湖区大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张梦娜在日常工作中和家庭病床患者建立了良好关系,她也成为家庭病床患者祝奶奶每周的期盼。

祝奶奶今年93岁,从大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试点家庭病床时就建床,一直到现在。“医生上门为我服务,非常认真负责,还陪我聊天,就跟自家孩子一样。”祝奶奶说,家庭病床的建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

莲湖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莲湖区是陕西第一个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的区县,目前,建床服务机构已从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大至辖区一、二级医院,居民可直接在手机小程序上完成家庭病床服务申请,截至目前,已累计建床2100余张,稳稳托起了健康“夕阳红”。

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

今年67岁的赵大爷患有冠心病,每个月都会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他说:“家庭医生了解我的病情,可以及时调整用药。”

据了解,家庭医生可为签约病患提供全科诊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一系列健康服务,但仍存在居民对家庭医生了解不够、病患的部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签而不约”等情况。

“感觉没啥用,也用不上。”西安市民李女士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孩子打疫苗时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只接到了两次电话,提醒她按时给孩子打疫苗,她几乎没和家庭医生联系过。

为啥“签而不约”?居民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自己平时很少生病,没必要找家庭医生;有人觉得家庭医生提供的只是基础护理服务,无法满足医疗需求。

采访中,许多居民对家庭医生缺乏了解,普遍认为家庭医生就是测量血压、血糖,或者开展义诊服务、进行用药指导、推送健康信息等。加之家庭医生所在的基层医疗机构开不了进口的降压药、降糖药等,提供不了一些群众需要的检查,无法满足居民更深层次以及个性化的诊疗需求。

胡莹认为,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让市民知晓家庭医生职能,提高签约率;加强家庭医生的培养,让更多专科医生加入到家庭医生队伍中,充分调动和激发家庭医生工作积极性,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杨铂荣建议,提升居民对家庭医生、家庭病床的知晓率,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动态台账,充分发挥医保对签约服务的引导作用,调动签约双方积极性,不断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