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它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要求,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连日来,西安市蓝田县司法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民法典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民法典进乡村
普法惠民暖人心
近日,蓝田县司法局联合交警、公安等部门,走进三官庙镇面岭村、高坪村、三官庙村、韩岭村等村落,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民法典宣传活动。普法志愿者将婚姻家庭、借贷纠纷等法律知识编成快板唱词,以通俗语言和欢快节奏,让村民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台,工作人员针对土地承包、遗产继承等实际问题,为村民进行细致解答。
为增强宣传实效,活动还精心准备了“法治大礼包”,包括“法治蓝田”一码通二维码、《民法典百问百答》读本,以及印有普法标语的围裙、手提袋等实用宣传品。交警通过真实案例讲解“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并现场赠送安全头盔,手把手指导村民正确佩戴。村民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既有趣又实用,我们爱听!”
此次活动既“接地气”又“有温度”。未来,蓝田县司法局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部门联动协作的方式,推动法治宣传更精准、更有效,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为构建和谐幸福蓝田筑牢法治根基。
民法典进社区
接地气普法润民心
“以前觉得民法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学习到了这些法律知识,才知道民法能时时刻刻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在汤泉社区,一位居民分享学习感悟。5月14日,汤峪司法所联合县司法局“司小宣”普法宣传队,以“拉家常”“谝闲传”的方式,与居民面对面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县司法局宣传科工作人员岳娟、公律科工作人员刘卫锋和陕西白鹿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伟与社区居民围坐一圈,像邻里串门一样聊起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岳娟化身“学生”,用“老张家的遗产纠纷”“李婶的赡养难题”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问,王伟则用方言通俗解答群众疑惑。“楼上漏水淹了楼下,民法典第1165条就管这事儿,咱得依法维权!”“彩礼到底能不能退,那得看具体情况是什么。”“借条和欠条那是有区别的”……互动问答中,居民们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疑问,一问一答中,没有枯燥条文,只有实实在在的“解法”,居民们听得频频点头。有居民笑称:“这样的普法比开会讲课要明白多了!”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还向居民们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读本、“法治蓝田”一码通小程序宣传页,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宣传小礼品5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余次,并向汤泉社区赠送了300份普法宣传品以及《民法典百问百答》。
民法典进校园
护航成长筑防线
近日,蓝田县司法局蓝桥司法所邀请县司法局“司小宣”普法团队、县交警大队文姬中队、普化派出所等单位走进蓝桥镇九年制学校,围绕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校园霸凌等内容开展法治宣传。
活动现场,县司法局“司小宣”通过互动问答,向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县交警大队文姬中队民警向同学们讲解了安全出行、安全乘车、“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常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交通的参与者、倡导者。
普化派出所民警介绍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通过剖析校园真实案例,教育引导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不仅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并提醒每一名同学做知法、守法、懂法的好学生,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民法典“赶大集”
普法服务“零距离”
5月13日上午,蓝田县司法局洩湖司法所充分利用洩湖大集人流量大的特点,在洩湖镇洩湖村开展了“民法典进乡村”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播放标语、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生动的案例为群众讲解婚姻家庭、继承、合同、侵权责任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条文。此外,还发放了土地管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预防电信诈骗、老年人权益保护等相关宣传资料,持续宣传推广“法治蓝田”一码通微信小程序,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工作人员还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工作人员主动上前为他们送上宣传资料,让法治关怀直抵每一位群众。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不仅提高了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知晓率和认知度,更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拉近了司法行政工作与群众的距离。
民法典进企业
法治赋能促发展
5月12日,蓝田县司法局走进蓝田县陈沟岸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部,开展“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普法活动,为百余名工友送上“法治大礼包”,助力企业合规建设,筑牢工人权益“防护网”。
快板普法“接地气”。“劳动合同要签清,工资工时别含糊;高空抛物要不得,伤人害己担责任!”普法达人“司小宣”以快板说唱形式,将民法典中与工友息息相关的条款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引得现场掌声不断。工友们笑称:“这快板比法律条文好记多了!”
律师讲解“解难题”。陕西仁和万国(蓝田)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锦星聚焦工地高频法律问题,用真实案例解析“工资拖欠维权”“工伤认定赔偿”“民间借贷证据留存”等热点问题,并手把手指导工友签订规范的劳务合同。工友老李感慨道:“以前吃了不懂法的亏,今天才知道民法典真是咱的‘护身符’!”
服务礼包“送实惠”。活动现场发放《民法典百问百答》手册、法律援助宣传彩页300余份,普法手提袋、毛巾等实用宣传品备受青睐。司法局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申请法律援助”,并公示12348热线及线上申请流程,确保工友求助有门、维权有路。
安全之星“树榜样”。活动特别联合工地项目部,表彰了10名“安全行为之星”,通过“法治+安全”双激励的方式,引导工友将法律意识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守法规”的良好氛围。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一听,租房纠纷、工伤赔偿全都能用上!”工友王师傅摆了摆手中的《百问百答》手册,“这小册子塞在工具包里,随时能查!”刚获评“安全行为之星”的工友张大哥更是干劲十足:“戴好安全帽、签好劳动合同,既是保平安,也是保权益!”企业项目经理也表示,今后将经常开展这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维权维保意识。
法治护航不停步。未来,蓝田县司法局将持续开展“民法典进工地”系列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流动普法站”“法律体检进企业”等形式,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