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闫智 蒋维博)4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光耀介绍,今年一季度,铜川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均位居全省第二,经济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铜川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锚定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围绕‘六大战略’布局,全力推动‘三大产业集群’发展。”郝光耀说,去年,铜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据悉,今年以来,铜川市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工业经济稳健增长,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非能源工业占比达到39.5%;有效投资不断扩大,12GW单晶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一批大项目加速推进,今年共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156个,目前开工率分别达到78%、46%;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政策快享和展会促销共同发力,冰雪游、红色研学游和非遗游潜力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6个季度排名全省前两位。
在产业发展方面,铜川聚焦铝基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光电子等重点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铝基新材料产业链形成“链长+链主”协同机制,涉铝产品涵盖10大类、900多个系列;汽车零部件产业链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长62.4%,成为全省汽车产业链支点城市;光电子产业链2024年增加值增长39.2%,获批先进激光与光电集成产业创新聚集区。此外,“铜川大樱桃”等优质农产品广受好评。
郝光耀介绍,铜川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依托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光伏贷”“园区贷”等创新金融产品激发经济活力,2024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91%。同时,打造“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15家。
在城乡发展与民生方面,铜川推进城市更新,打通“断头路”、改造老旧燃气管道,提升城市品质;以“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多个省级示范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稳居汾渭平原和关中前列。民生领域,推进“名校+”办学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五年获“全省平安市”称号。
郝光耀表示,铜川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动能强、后劲足、环境优、民生好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将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全面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走稳走实,以改革之勇解难题,以创新之举强动能,以攻坚之势求突破,努力以一域之力为全省添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