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曹旺森:大山深处的“健康守门人”

□ 记者 殷博华

在商洛市山阳县西照川镇,“看病找老曹”这句话折射出当地百姓对曹旺森的信任。

自1994年入职至今,山阳县西照川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曹旺森几十年如一日,通过入户诊疗送药等方式,让镇上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就医。近日,他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医报家乡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交通不便,西照川镇患者看病只能到100公里以外的山阳县城。

“大家常说‘小病拖,大病扛,卧床不起见阎王’,邻居家的3岁孩子就因缺医少药夭折。”曹旺森说。

1990年,曹旺森考入安康卫生学校,努力学习医学理论和相关技能。毕业后,他放弃到宝鸡铁路医院就职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

“曹院长时刻心系群众健康。”患者卢方水说,自己的命就是曹旺森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

2018年秋天,上山务农的卢方水遭遇野猪袭击,全身受伤80余处,曹旺森接诊后,立刻为他进行了手术止血。经过7个多小时的救治,终于让他转危为安。

“住院期间,曹院长每天都会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根据恢复状况调整用药。”卢方水说,出院休养的半年里,曹院长还为自己制定了肌腱恢复方案,每周上门检查,直至完全康复。

多年来,曹旺森一直坚持为高龄和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累计上门诊疗2000多次,治愈危重患者1000余人。

升级卫生院

走进西照川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内明亮整洁,病房和问诊室医疗设施齐全,大楼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

“10年前,诊疗室和病房全部为土木房,没有任何医疗设备。2015年曹院长上任后,提出了升级卫生院的建议。”医生熊银春说,如今卫生院的发展曹院长功不可没。

之前,由于就医环境差、药品仪器缺少、医疗能力不足等原因,前来问诊的患者寥寥无几。同时,因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低,医护人员离职现象时有发生,患者常常无医可寻,推动卫生院提档升级刻不容缓。

2016年,曹旺森通过争取财政帮扶和自筹方式,翻新了诊疗室,给部分外地医护人员修建了宿舍,并增添了常用药和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为卫生院留住了一批医护人才。

2019年,在曹旺森的努力下,卫生院建起了门诊综合楼,购置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验、检查仪器,升级装修了病房,配齐了检测、呼叫设备,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目前,卫生院可开展检验检查项目34项,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二级医院标准。”曹旺森说,如今“小病不出村,大病少跑路”和“心电一张网”的就医格局已经实现。

做好“传帮带”

近年来,曹旺森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人才培养上。他认为,做好“传帮带”工作,是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2022年,刚大学毕业的姚斌成为卫生院一名内科医生,由于年轻经验少,起初只能完成基础疾病的诊疗,而面对部分疑难杂症和复杂手术,他都会向曹旺森请教。

“曹院长每次都从病情判断、方案制定、诊疗用药等方面耐心指导,并把他多年坐诊和查房的经验传授给我。”姚斌说,曹院长带自己多次参与疑难杂症会诊,指导完成了多例心梗溶栓治疗。

为提升B超诊断医生何鑫的业务能力,曹旺森主动和县级医院联系对接,为何鑫争取到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培训的机会。“通过3个月的学习,我对B超诊断医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何鑫说,现在自己已能够独立完成超声常规诊断操作。

在曹旺森的带领下,十余名年轻医护人员先后成长为卫生院骨干。“今年,卫生院将继续借助‘医共体’平台优势,为年轻医护人员争取更多学习机会。”曹旺森说,今后还要持续做好引才留才工作,不断提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