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李荣 实习记者 王朝辉
共商改革大计,共谋发展良策。3月20日,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0名政协委员依次走上发言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诤言、献良策,助力新城区高质量发展。
新城区作为西安市历史文化核心区,拥有陕西科技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易俗社百年博物馆等10余家文博场馆,文化资源禀赋突出。
如何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李小伟委员代表民革新城区工委建议,建立跨部门资源整合协调机构,制定统一的资源整合与发展规划,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加强资源整合与互动,共同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创新宣传推广策略,策划举办各类特色节庆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如何将新城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展示给世人?姜丹委员代表民进新城工委建议,全面普查新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建立详细分布图和数据库,按类型、年代、主题分类,打造跨时代、多类型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精美图片、短视频和历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新城区文化资源。
林慧锋委员代表民盟新城工委在发言时说,目前,新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十二年一体化缺乏必要的贯通策略,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他建议,建立学校与科学教育场所的协同共育机制,通过建立专项基金,保障科学学习与科学教育场域的多元化,形成社会协同科学教育机制。配齐配足科学教师和实验器材,发挥课程组群育人优势,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科学教育课程组群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助力科学教育持续良性发展。
近年来,新城区纵深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李继怀委员代表民建新城工委建议,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并联审批、分阶段审批、联合评审等新型审批模式,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大幅降低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加强多部门协同办公,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数据共享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如何加快新城区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李静委员代表农工党新城工委建议,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运营合作模式,推进公办托育机构建设,鼓励托育服务机构进入社区设立家庭托育点,鼓励用人单位以各种形式开设托育所。鼓励营利性托育机构转型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优化政策支持,执行好托育机构水电气暖执行居民价格政策,切实降低其运营成本,促进发展。
目前,新城区注册登记的4714户餐饮单位中,使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有97家,其中单位食堂93家,餐饮服务单位4家,没有一家小餐饮单位。
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梁武祺委员代表九三学社新城工委建议,打破“互联网+明厨亮灶”数据信息仅能与陕西食品安全监管平台链接的局限性,在网络外卖平台实现后厨实时播放。将“互联网+明厨亮灶”融入“互联网+监管”,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
如何推动新城区低效楼宇品质提升,促进功能转化,更好服务市场需求?刘琦玉委员代表致公党新城总支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老旧低效楼宇更新,引入城市“合伙人”机制,根据空间格局及产权关系更新项目,采用小尺度、渐进式和“一房一策”等方式,以微改造推动城市更新共商共建共享。
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颜廷军委员代表新城区总工会建议,引导平台企业及合作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公平制定平台劳动规则,不断提高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水平。加强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协调处理有关矛盾纠纷,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刘晶委员代表新城区政协科技界别活动组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帮扶,助推区域均衡发展,定制医疗专家下沉帮扶计划,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身定制专家帮扶方案。充分发挥西京医院的辐射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完善协同机制等,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水平,造福人民群众。
近年来,新城区提出了建设“康复路小商品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小商品撬动海外大市场,开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
赵云龙委员代表长乐西路街道委员联络组建议,政府要积极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外物流公司合作,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经济的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加大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利用效率,建立政策咨询与指导机制,为商家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广大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