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第04版: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

□ 特派北京记者 张涵博 唐冰

记者 冯倩楠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人口结构的深层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版图,《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

银发群体在健康管理、休闲娱乐、智能科技等领域持续释放的需求,就是银发经济的发力点。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高洁、王淑惠和长期关注银发经济的省政协委员戈养年,结合扎实调研所得和自身工作实际,聚焦不同发展方向各抒己见。

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说,目前,较为常见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关数据显示,90%的中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

“然而,居家养老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贴心服务的缺失。”高洁表示,老百姓花高价雇佣保姆,却常常难以获得满意的服务,“这也是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状况,同时,养老服务人才匮乏问题也较为严重。基于此,我认为政府可以推行‘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高洁所说的“时间银行”,是指鼓励身体状况良好、有基本保障且即将退休的人群,在“时间银行”存储“时间币”,他们可以通过到社区为有养老服务需求的人提供服务,并获取相应基本报酬,凭借优质服务积攒“时间币”。年轻人若有闲暇时间,也能参与服务并存储“时间币”,未来需要服务时,便可使用存储的“时间币”来兑换。

经过深入调研,高洁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在推行这一模式。“搭建时间银行,首先要解决信任与管理问题。”高洁认为,银行具有天然的管理体系优势,可将平台延伸至时间银行存储业务,研究“时间币”机制。但仅靠银行还不够,还需要政府、社区和银行共同搭建“时间银行”平台,多方共同构建包括服务评价、劳务报酬发放等在内的评估体系,以确保服务质量的评定与储存公正透明。

可持续性是影响“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实施效果的另一大问题。高洁表示,通过搭建时间银行平台,能汇聚有服务意愿和爱心的人群,将他们的时间存储起来循环利用。一方面让退休后有活力的人有机会、有平台奉献时间;另一方面也能使年轻人积累服务经验,激活社会爱心,让爱流动起来。“我相信,这一举措未来不仅能破解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的困境,还能解决居家养老贴心服务不足的难题,真正满足老龄化社会对优质养老服务的需求。”

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一顿助老餐,情暖千万家。老年助餐服务,不仅牵系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是夯实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

高龄、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在每日三餐面前常常力不从心,做饭难、吃饭难成为横亘在他们生活中的难题。这一状况,让老年人发愁,家人揪心,也成为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惠多年的履职关切。

“近年来,党中央将老年助餐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各地在拓展助餐服务覆盖范围、提升餐食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进一步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王淑惠建议,采用政府搭台、企业承办的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让老年助餐服务行稳致远,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养老助餐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微利行业,存在发展瓶颈,在其市场化的初级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助力。”王淑惠说。

针对老年助餐服务质量保障问题,她认为,应严把准入、加强监管。一方面严格准入机制,优先选择有责任心有担当有经营经验的,专业属性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餐饮企业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助餐点运营管理,确保养老助餐食品安全,推动服务良性发展。

“希望政府不断加大公共资源支持力度,激活社区驿站服务功能,打通社区配餐‘最后一公里’。”王淑惠说。

陕西将发布发展银发经济方案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被外界视为银发经济“元年”。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透露,陕西积极把握老龄社会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相关具体实施方案将在今年发布,届时将围绕普惠养老,深化科技、文化、旅游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银发消费潜能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调查测算数据表明,全省养老产业规模已达3674.31亿元。”戈养年长期关注银发经济,他认为,面对银发经济新风口,陕西有诸多发展优势。

据公开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853万,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21.6%。“几十年前的三线建设,不光为陕西带来了一批‘老企业’,还为当下发展银发经济带来了一批‘优质老人’。”戈养年解释说,陕西的老龄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但陕西老企业、老牌科研院所多,因此具备人口资源优势。

另一优势是科创资源优势。戈养年说,在开发老年人用品、医疗器械等行业上陕西也优势明显,既有一批科研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康复辅具专业可以为老年人开发康复辅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一批优势专业力量,还有一批起步较早的老年用品开发商。

“近年来,陕西的基本养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基本养老工作形成的管理经验、养老服务、标准规范等,也为后续发展银发经济奠定良好基础。”戈养年表示,对未来陕西银发经济的发展信心十足。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