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第03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过年说“福”

□ 刘邦斗

春节临近,年的味道渐渐浓郁起来。大街小巷布满了卖年货的摊点,最显眼的是挂在墙壁上那些色彩艳丽、各式各样的对联、年画、花灯、春贴、福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让人眼花缭乱。深感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

我的孩提时代,尽管农民普遍不够富裕,但仍有“宁穷一年,不穷过年一天”的说法。所以我们家每到腊月二十三以后,父亲就请巷子里会写字的乔毓林老先生,为我家书写春联、春贴。那时我还年幼,只能帮着把写好的对联、春贴摆放在院内的台阶上晾干。到了除夕下午,开始张贴这些春联,视其内容,贴在相应之处。有一年大门上贴的对联,上联:春风春雨春色灿烂;下联:新年新岁新景辉煌;横联:人寿年丰。大门外槐树上贴着“出门见喜”;进了大门,影壁墙上贴了一个大“福”字,特别显眼,院子里贴“满院春光”,屋内粮食囤上贴“五谷丰登”,面瓮上贴“面如白雪”,老人卧室贴“寿比南山”,其他卧室贴“身卧福地”,牲口圈贴“槽头兴旺”,还有敬奉的灶神、财神、土地神等都给贴上红对联,显得红红火火,年味浓郁。尤其贴得最多的是“福”字,写在大小不同的斗方上,贴在柜、箱、门,每个房间,真是“福”满人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红灯笼上写的关中八景诗,谁见了都要驻足念道:“华岳仙掌第一景,太白积雪六月天;骊山晚照光明显,咸阳古渡几千年;曲江流饮常不断,雁塔晨钟在城南;灞柳絮雪飞满面,草滩烟雾紧相连。”使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过年张贴春联、燃放鞭炮、挂红灯笼的年俗由来已久。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便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从而“年”兽不敢再来扰乱。这一风俗越传越广,就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过年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门神、贴对联、贴斗方、贴春贴,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福到万家,中国人自古就有祈福、盼福、崇福、惜福的传统,在我的家乡,很早群众使用尧头窑烧造的“福”字老碗盛饭,就有“端上老碗说放心”的说法,可见“福”文化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着一个永恒的话题:什么是福?是荣华富贵、长命百岁,还是名垂千史、流芳千古?笔者以为,其实答案很简单,而且很普遍:快乐是福!你想一想就会明白,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当你取得了某项成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快乐,这就是福。当你帮助了别人,无论对方是否感激,心里总会觉得很愉快,这就是福。

我国东汉末年的刘熙在《释名》一书中阐释:福是“富”。民间传说中曾经将“福”字视为阻挡和驱赶“穷神”的“护家符”。从“福”字的字形解释:“衣”旁代表有衣服穿;“一”代表房屋的梁,标志有房住;“口”代表有人;“田”代表土地,有田种,也代表有工作干。一个人有衣穿、有房住、有工作干,衣食无忧,就算富裕,也就是有福。幸福来自于奋斗,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内涵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每个人通过奋斗,即使没有成功,起码在奋斗的过程中是幸福的、快乐的,奋斗促使幸福。故有“耕耘身康壮,常乐寿自高”之说。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升官发财”是福。百姓谁不爱好官。清官升迁是老百姓的福气,贪官升迁是祸害。财,人人都离不开,是生计的基本,人人都爱。但要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劳动得来的财、正道来的财、合法得到的财,越多越好,这样的发财才是福。有德者可以清廉,心正者可以清廉,行正者可以清廉,无愧人生的一世,清廉一生就是福。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拥有青春,拥有爱情,拥有彩色的梦,我们是有福的。我们拥有稳定的工作,拥有固定的收入,有美满的婚姻与蔚蓝色的天空,有舒适的居室,我们是有福的。我们仍然活着,感知着这个世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朝霞与明月,品尝着岁月酿就的醇香美酒,我们仍然是有福的。国泰民安就是福。

在中国传统福文化里,福就是我们拥有平安、健康和快乐,它是有凝聚力的,当我们懂得发现、感受和珍惜它,它们就会越来越多,充满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无论怎样,我们是有福的,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用一颗充满希望的心,买回自己美好的“福”。祝大家新年快乐,迎福接福。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