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运森 记者 张璐
陕南的秦岭与巴山山水相依,却也因地势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许多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举步维艰。无数怀揣梦想的孩子,面临着因贫辍学的困境。为帮助孩子们摆脱这一困境,28年来,省慈善协会联合全省各市、县(区)慈善协会持续开展慈善助学项目,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温暖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慈善协会募集的10余亿元助学款,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100多万名大中小学生的求学之路。其中,30多万名家庭困难学子在慈善的助力下圆了大学梦。这些从秦巴山区走出的学子,带着知识和梦想奔赴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谢霏:
慈善帮扶圆了“清华梦”
2024年10月的一天,安康市慈善协会收到了一封来自清华大学的信。市慈善协会会长崔光华仔细阅读了来信,原来,这是市慈善协会2022年所资助的困难大学生谢霏的来信。
信中,谢霏郑重地向市慈善协会及帮助过他的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同时详细汇报了他过去两年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谢霏家住陕南巴山山区的汉滨区双龙镇杜坝村,8岁时失去母亲,父亲一直在外务工,小小的谢霏和妹妹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谢霏初三时爷爷不幸去世,父亲不得已回乡种地。然而,在谢霏高一时,父亲又离世了。坚强的谢霏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继续刻苦读书。在2022年高考中,他以683分的成绩成为安康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面对家庭的困难,谢霏陷入痛苦之中……
市慈善协会理事、第40慈善志愿者小组副组长、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一公司经理王军了解到谢霏的情况后,当即向市慈善协会申请以个人“小额慈善冠名基金”资助谢霏5000元助学金,鼓励和支持谢霏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摆脱困境,成长为国之栋梁。
谢霏在来信中介绍,入校后他始终心怀感恩、勤勉不辍,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在学习上,大一下学期,谢霏参加了自动化系“因材施教”计划,参与脑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此外,谢霏还积极投身社会工作,大学二年级,他担任班级团支书;2024年暑假,他还担任学生会科协软件部部长,不断历练成长。同时,谢霏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努力将每一份微光汇聚成照亮社会的温暖力量。
“是慈善协会让我有机会在大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实现梦想。我会铭记大家的支持与鼓励,将其化作我前行的动力。我将带着这份恩情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以期在未来能够回馈社会、回报你们对我的期望与厚爱。”面对未来,谢霏从容而坚定,“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我都将坚定不移地前行,用拼搏与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石斌:
爱心之光照亮求学深造之路
石斌出生于商洛市山阳县,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常年患病,家庭经济状况十分窘迫。为减轻家庭负担,在县城上初中的他选择租住在简陋的房子里,靠着借同学的学习资料刻苦攻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斌凭借自身的努力,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市铁一中学录取。高中三年里,省慈善协会爱心大姐志愿者服务队的邱华等5名志愿者成为石斌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每人每月100元、共计500元的资助金,如同一股稳定的力量,支撑着石斌走过了艰苦的高中岁月。
当得知石斌在高考中取得687分的好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时,邱华激动得热泪盈眶。在石斌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邱华特意请他吃饭庆祝,这温馨的画面见证了爱心与梦想的交织。
进入大学后,石斌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2021年,他顺利考上研究生,2024年又成功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研究。一路走来,石斌心中满是感恩,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将爱心传递下去。
钟博:
慈善改变了命运
1981年11月,钟博出生在安康市汉滨区牛蹄乡的一个边远山村。他半岁时,父亲去世;一岁时,母亲改嫁他乡。从此,钟博的世界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在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命运的磨砺并未停止脚步,1992年,爷爷旧病突发离世,只剩下奶奶与钟博相互扶持。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钟博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求学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1999年,正在读高二的钟博遭遇了又一次沉重打击——奶奶也永远地离开了他。此时的钟博不仅陷入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更面临着学业即将中断的困境。就在他感到绝望无助之时,安康市慈善协会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黑暗的世界。市慈善协会送来了2000元助学金,这笔钱对于当时的钟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他看到了继续求学的希望。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钟博在学业上不断奋进。202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慈善协会助学项目也为他提供了每年4000元的助学金,彻底解决了他大学四年的学费问题,让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专注于学业,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大学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2004年7月,钟博顺利毕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回报社会的决心,他成为石泉县的一名公务员,并下派到石泉县中池乡担任乡长助理。初入职场的他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努力下,他所包抓的先进性教育驻点村成为全县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他的工作成绩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日益提升,钟博凭借出色的表现,先后被调入石泉县委、安康市委等部门,从事党建网络外宣工作。在这个新的领域里,钟博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党建宣传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钟博的努力和才华得到广泛的认可,他被聘为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基层党建通讯员。在钟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他所在的两个部门分别被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为“全国党建宣传示范单位”,他个人也连续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回首过往,钟博感慨万千:“我是不幸的,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离别。但是,我又是幸运的,是慈善给予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慈善精神一直支撑和激励着我。在工作岗位上,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用优异的成绩回报那些关心我、帮助我的慈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