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委员建言助力陕西特色小吃产业做大做强

□ 记者 赵婧

“Very tasty(太好吃了)!”新年伊始,一些国外博主畅游西安并体验陕西特色小吃的短视频迅速火爆网络,并引发众多网友回应和点赞。

“我觉得陕西小吃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们不仅好吃,还很有故事。”一位在英国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见解,“比如肉夹馍,它就代表了陕西人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和烹饪技艺的传承。这种对食物的热爱和尊重让我非常感动。”

而另一位在美国的网友则表示:“我尝试过很多国家的美食,但陕西小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不仅味道独特,还让我感受到了陕西人民的热情和好客。我觉得这就是美食的魅力所在吧!”

“肉夹馍、擀面皮、臊子面……在陕西,每一种特色小吃几乎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们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的象征。”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陕西人,省政协委员、陕西来六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万林也与网友“心有灵犀”。

赵万林出生于陕西著名的“小吃之乡”宝鸡市岐山县,从小吃着臊子面长大的他,对陕西小吃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热爱。而那份浓浓的家乡情怀,也成为他日后投身陕西小吃产业,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陕西小吃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潜力股’。”赵万林以岐山县为例,“近几年,岐山县依托特色美食资源,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岐山‘一碗面’经济产值已达到151亿元,带动就业9.3万人,人均年收入达4.3万元……”

然而,面对全国小吃产业的迅猛发展趋势,赵万林也敏锐地观察到陕西小吃产业发展的差距与不足,“比如福建的沙县小吃,如今已遍布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门店超8.8万家,年营业额超550亿元……”赵万林认为,陕西拥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但由于产业发展不均衡、体量规模受限等因素,陕西小吃仍处于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的阶段。

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壮大小吃产业链已成为必然趋势,“据省商务厅统计,全省有700多种特色小吃,如果每一种特色小吃都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就一定能将小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此,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赵万林提交了《关于将陕西特色小吃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促进发展的提案》,建议通过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示范带动、资金保障等方式,推动我省特色小吃产业高质量发展。

“您的提案客观上实际上反映了我省地域特色小吃发展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对促进我们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省商务厅在提案答复中表示,将按照产业实际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联动的原则,与省级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共同发力,努力推动小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了《陕西省食品小作坊集中园区建设指南》等多项制度,推动食品小作坊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之路。同时,我省还加大了对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帮扶力度,致力于打造预制菜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陕西小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中,明显感到我省在传承创新和发展陕菜各项工作中思路清晰。但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这次的提案建议没能完全采纳。”赵万林表示,2021年,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筛选出了20多条重点产业链,出台《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并建立起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在重点产业链当中,除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发展,还应重视那些发展潜力巨大、产业链较长的小产业。”

在陕西,有很多传统小吃曾因地域的限制和技术的局限性而囿于当地。如今,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政协提案是党和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推动改进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政协委员履职建言的重要方式。”赵万林很清楚,在提案办理过程中,也会因为提案内容的可行性、现实条件的限制、政策法规的约束、资源分配的考量等诸多因素,导致提案中的一些建议未能完全得到采纳和实施。

“尽管如此,提案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将继续提交相关提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相关问题得到改善和解决。”赵万林表示,随着文旅消费的不断升级,陕西小吃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希望我省在继承、创新和发展陕菜的过程中,能更加重视特色小吃产业的发展,将陕西特色小吃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推动我省特色小吃产业做大做强。”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