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倩楠)“1至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增速列全国第11位、西部第5位,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截至11月底,陕西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8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98%,用地、环评手续保障率分别达96.7%、94.5%,重点监测指标全部高于序时进度。”
12月24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主题,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温志刚在介绍有关情况时说。
今年我省进一步延伸拓展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个一批”管理机制,将招商引资、新增产能项目纳入管理范畴。截至11月底,全省“四个一批”在库管理项目达1863个,总投资5.14万亿元;89场“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招商活动签约的总投资8413亿元2154个项目全部纳入管理前端,逐个推进落地入库;468个新增产能项目在投产项目中重点标记,推动早日达产达效。
围绕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省印发16个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下达3.93亿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力度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下达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贴息资金8783万元,顶格落实中央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争取用于项目建设方面的政策性资金1460亿元。1至11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1.9%,制造业投资增长10.4%,批发零售业投资增长34.3%,住宿餐饮业投资增长6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本投资增长7.4%,民间投资增长6.2%,社会投资活力持续增强。
截至目前,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等高铁项目及府谷、定边、宝鸡等支线机场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基本完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开工建设,东庄水利枢纽大坝浇筑超过770米,引汉济渭二期主配水工程主体完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山阳、佛坪等抽蓄电站相继建设,陕电送皖、陕北至关中第三输电通道开工建设,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空天动力、含能材料等5个实验室布局建设。
为让民生项目惠及更多群众,我省黄河流域114座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6条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全部达到“长制久清”标准。西安地铁8号线、兵马俑专用线和曲江至太乙宫高速改扩建、马家堡至泾阳高速公路相继完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对外开放,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主体封顶,预计春节前向群众部分开放。陕西128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期投入使用,251所普通高中新建、改扩建校舍73.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34万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开工。全省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县(区)11个、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4.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