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昊天 通讯员 谭茜
每年霜降前后,山茱萸逐渐成熟,似红珍珠,晶莹艳丽。在素有“中国山茱萸之乡”美誉的佛坪县,这种红色小果早已成为秦岭深处群众的“致富果”。在山茱萸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采摘、晾晒山茱萸,成了当地独特的风景。
“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山茱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是佛坪县政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委员深入10个调研点,采取听介绍、察现场、访企业(大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共同探讨解析山茱萸产业链发展规模、运作模式、市场开发、经济效益、品牌建设等问题。历时三个月,形成了《关于加快山茱萸产业链建设、推进我县绿色食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为努力打造全国“有机山茱萸第一县”战略品牌提供有益参考。
近年来,佛坪县政协几乎每年都会收到委员关于推动佛坪特色产业发展的提案,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山茱萸产业发展的提案已连续3年被确定为重点提案。作为相关提案的承办部门,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从政策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技术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到良种选育、规范种植、研发销售等方面制定出台细则,并及时将相关委员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吸纳进《加快全县山茱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中,山茱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前不久,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专门就重点提案《关于提升山茱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组织相关提案人深入重点镇、企业和提案办理单位进行走访调研,提办双方深入协商交流,达成办理共识。
“在我看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品种选育、品牌打造,在山茱萸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代加工方面下功夫。”在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上,县政协副主席高鸿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佛坪县政协围绕山茱萸特色产业发展,累计开展协商活动8次,提出意见建议90余条。经过各方不懈努力,佛坪县山茱萸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佛坪山茱萸》正式发布,“药食同源”山茱萸酒生产线建成投产,山茱萸产业链正逐步向提质提效延伸。
“我之所以投入到山茱萸产业发展当中,还是受到一位老前辈的影响。那个时候,他手写了3000多字关于山茱萸发展的调研报告,呈送给县委、县政府参考,让我很有触动。”李天琴是佛坪县十届政协常委,她所说的老前辈是专家工作站的一位同行老师,上世纪70年代曾在佛坪县药材公司任职。50年后,当他再次回到佛坪县西岔河镇磨石沟村枣皮园,看到亲自栽种的山茱萸树已有碗口粗时,不禁潸然泪下。
老一辈的佛坪人对山茱萸的热爱感染了李天琴,2021年,她注册了陕西福泽之林山茱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出山茱萸阿胶糕、饼干、挂面等产品。据了解,她的公司目前已完全掌握了山茱萸鲜果储存技术和标准化加工技术,去年仅加工山茱萸鲜果就达30多吨。
“山茱萸产业发展协会目前已经正式挂牌成立,我们将凝聚全县人才力量打造佛坪山茱萸品牌形象。”李天琴畅谈自己对未来的美好计划。
如今,佛坪县90%以上的农户从事山茱萸生产,收入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比30%以上,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