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璐 文/图
志愿服务,是无私奉献的精神灯塔,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是社会责任感的坚实基石,构筑起温暖与希望的城墙。
在敬老院,志愿者的欢声笑语驱散了老人的孤寂;在儿童村,他们的关爱如同春日暖阳,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田;在社区,多样化的服务满足着居民群众的多样需求;在事故与灾害现场,那一抹“志愿红”更是绝境中的希望曙光……在古城西安,慈善红旗猎猎作响,红马甲熠熠生辉,慈善志愿服务的善举如繁星点点,慈爱奉献精神熠熠闪耀。
志愿之光 遍洒古城
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12月4日,西安市慈善会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了慈善志愿服务工作表彰暨直属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当日,现场气氛热烈,39支新加入的西安市慈善会直属服务队从市慈善会会长朱智生手中接过象征使命与担当的队旗,正式开启了这段充满爱与奉献的新征程。
“旗帜所指,即为方向。我们会听从指挥,将志愿者精神深植于每一次慈善活动之中。” 西安慈善爱国拥军志愿者服务队政治指导员王林目光坚定,他代表新加入的志愿者服务队庄重表态,“我们将深入学习‘慈善法’,精心开展市慈善会的关爱一老一少项目,在‘六一’、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点,把社会各界的拳拳爱心精准送达困难群众的手里,让温暖萦绕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共计1707支,志愿者达10万余人,其中,市慈善会直属志愿者服务队151支,志愿者3.4万余人。全市慈善志愿者在各级慈善组织的带领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2万场,参与人数6万余人次,受益群众达50余万人次。从为弱困群体送温暖、送关怀到第一时间奔赴抢险救灾现场,都有广大慈善志愿者的身影。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分别为优秀志愿者服务队代表、优秀志愿者代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代表颁发了荣誉牌匾和证书。台下掌声雷动,这是对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崇高敬意与深深嘉许。
奉献身影 书写担当
“回顾过去,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都历历在目。”优秀志愿者代表、西安慈善军民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陈强感慨万千。
陈强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1998年抗洪现场历经生死考验,目睹瞬间的生离死别,那一刻,他深刻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与价值。自2005年起,陈强毅然踏上公益之路,从最初的参与者逐步成长为组织者。多年来,他和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在蓝田县多个乡镇联合开展系列捐赠帮扶活动。他带领服务队为山区学生送去学习用品、衣物和保暖棉被,为留守老人送去米面油和生活物资,还积极助力农户销售土鸡与猪肉,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与认可。他的公益足迹不仅遍布西安周边,还延伸至甘肃省宁县。在宁县慈善会的协作下,连续数年慰问多个乡镇的留守老人与贫困人员,送去大量生活必需品和御寒物资。后来,陈强组建了军民志愿者服务队,带队员们开展近百场公益活动,慰问伤残军人、退役贫困军人、困难职工以及藏区留守儿童等,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融融暖意,也真切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刻内涵。”陈强深知,个体之力虽微,但众志能成城。他表示,服务队将矢志不渝地秉持志愿精神,踊跃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坚守公益初心,为社会贡献力量。同时,陈强也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期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行列,用爱与行动点亮每一处黑暗,温暖每一个心灵。
“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皆令人动容,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赞扬。”朱智生向受表彰的团队与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对新加入的志愿者团队致以热忱欢迎,并向全体志愿者送上节日的问候。
慈善新篇 聚力前行
“有一位加入服务队8年多的山区小学校长,每到周末,他就会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子和女儿,翻山越岭到孩子们的家中发放助学金。8年来,他把50多万元的助学金亲自发放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在抱抱助学项目的一线,还有众多这样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用点滴善举,编织着希望的画卷,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富足与喜悦。”西安慈善抱抱义工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钟敏表示,服务队成立8年来,2000多位成员遍布各行各业,累计筹集爱心助学金170余万元,持续资助586名山区贫困学生,筹捐书籍、文具、衣物等35830余件。先后组织1800余人次多次前往儿童福利院,为20所山区小学捐建阅读角,藏书2753册。
“一个故事感动一座城,一个人感染一群人,一群人感动一城人。每一个志愿者服务队背后,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股股暖流,汇聚成强大的慈善力量,鼓励着更多人投身西安慈善大家庭,为慈善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朱智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切实把志愿者服务队打造成为团结奋进、心系人民、奉献高效、信誉卓著的先锋集体,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慈善文化的壮丽篇章,凝心聚力,让慈善之光闪耀古城,温暖西安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