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好人”田野:坐轮椅绘就西安无障碍地图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近日,一则“残疾男子坐轮椅跑遍西安绘制无障碍地图”的视频冲上热搜,在感动许多网友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做这件事的是西安7位残障人士,发起者是“中国好人”田野。

鼓励残障人士走出家门

17岁时,一次意外车祸造成田野脊髓损伤、高位截瘫,那时候,他的日常生活范围只有两平方米左右,而这正是一辆轮椅活动的半径。

在此后近十年时间里,家人带着田野奔波于大大小小的医院,家中积蓄几乎被花光。“我慢慢接受了治不好的现实,开始思考如何过好与病痛共存的人生。”田野说。

2014年春天,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帮助下,田野重新“走”出家门,在家门口开了家串串店。从8个炉子的小摊位,到300平方米的店面,生意的起色让田野重拾信心。

为了帮助和鼓励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田野的串串店推出“A套餐”,残障人士到店报暗号“A套餐”即可享半价吃串串。

“它不单单是一个餐饮店,我觉得更像是一个爱心加油站。我给他们打折的初衷也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让利,更多的是让他们从家中走出来,不要被轮椅束缚住。”田野强调,不是别的地方不能吃饭,而是在这里有能一起吃饭的人。

保障更多残障人士安全出行

“大家聚在一块儿,就想一起为这个群体做些事。”田野说,2017年,他和残疾朋友一起出资筹办了“西安市雁塔区SCI无翼飞翔公益中心”,主要是为“伤友”买轮椅、送拐杖,组织“伤友”外出活动,到医院演讲,为“伤友”进行心理辅导。

田野表示,绘制无障碍地图是团队共同商议的结果。“普通人可以一步跨过去的地方,对残疾人来说寸步难行。路都不好走,谁还愿意出来?”经过商讨,大家决定以后只要在路上看到无障碍通道不完善的地方,就拍下来发到群里。

2018年,团队琢磨出了一个新“任务”——测试、记录西安主城区的无障碍通行情况,最终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盲道铺设、坡道通行难易程度,包括银行、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改造,这些都是需要测试、记录的内容。

田野回忆,盛夏的西安日头毒、温度高,出门必须随身携带冰袋、喷雾、小风扇等降温物品。因为上厕所不方便,“伤友”们不敢多喝水,嘴唇脱皮、皮肤晒伤是常事。“有一次,我因为在外面暴晒时间过长,头晕无力发生了休克,在阴凉处休息了个把小时才缓过来。即便如此,我们团队依然没有放弃,我们的路要靠自己把它‘走’出来!”

3个月,平均每天花费15个小时,田野和“伤友”们调研总结问题1911个、拍摄照片5000余张,实实在在地用轮椅“走”过西安市三环以内的所有主干道,绘制出这座城无障碍出行电子地图。地图上,由红、黄、绿3种颜色标记,对应的分别是“无法通行”“存在障碍或问题”“可以通行”,点进去还能查看文字说明或现场图片。

“我们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保证更多残障人士从出门到回家,整趟行程都是安全畅通的。”田野说。

地图完成后,团队又完成了《西安市无障碍设施状况调查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田野联系市区管理委员会、城市建设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协调改善道路出行环境,很多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也得到整改和优化提升。

在不确定中活出“确定性”

在团队的积极争取下,西安城墙南门景点增加了轮椅爬楼机。“这不仅惠及西安人,来这里游玩的残疾人和老年人也都能实现上城墙观景的愿望。”田野一脸自豪地说。

“田野,西安有啥好玩的?我们坐轮椅去旅游方便吗?”许多残障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向田野发问。为了让更多残障人士了解西安的无障碍通行情况,他利用空闲时间定期到各大景点,拍摄无障碍旅游的体验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这几年西安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得越来越好,比如,西安城墙景区含光门入口就有无障碍电梯,坐着轮椅也能登上十多米高的城墙,这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走出家门。”田野说,这些景区都有很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即便是残障人士也能有很好的游览体验。

实现道路无障碍只是短暂挑战之一,让更多残障人士“内心无障碍”,走出阴霾和自我束缚,才是田野的终极目标。他说:“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这个世界永远是不确定的,但我们可以把自己活成一种‘确定性’,所谓‘确定性’就是永不放弃的姿态。”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