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第04 统战版: 上一版   
下一篇

民盟榆林市委会:“三心三力”擦亮社会服务“金名片”

□ 记者 许鹏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从事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各项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党派成员了解国情民情、关注国计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民盟榆林市委会依托党派优势,着力在社会服务上下功夫,用恒心、爱心、诚心打造社会服务感召力、影响力、品牌力,将社会服务工作做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用恒心铸就关爱社会感召力

关爱社会一直是民盟榆林市委会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也是民盟拉近与群众距离的一个有效途径。他们用久久为功的恒心,感召了一大批盟员和社会人士投身到服务社会的大潮中,形成了一股爱心力量。

2021年至今,民盟榆林市委会联合榆阳区、横山区、府谷县、米脂县等基层组织,连续多年开展春节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送上了一份喜庆的节日礼物。医疗卫生支部盟员持续开展义诊活动,为群众检查身体、诊断病情、开具处方,指导群众用药、保健身体,并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

高考、中考期间,民盟榆林市委会都会组织县区基层组织开展“烛光助考盟心圆梦”系列活动,为考生及家长提供考前心理疏导、答题技巧培训、志愿填报辅导等服务,营造温暖舒心的迎考、应试氛围。

新冠疫情期间,民盟榆林市委会及各县区医卫界30多名盟员听从指挥、服务大局,义无反顾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50余名非医卫界盟员踊跃报名,主动请缨参加抗疫工作,争当志愿者,投身抗疫斗争。甘肃省积石山地震发生后,市委会积极协调爱心盟员企业向灾区捐款捐物并第一时间送达灾区。

用爱心铸就公益助学影响力

“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是民盟榆林市委会开展社会服务的另一块公益品牌。他们出资设立了民盟励志奖学金,几年来已向榆林中学、榆林十中、横山中学、米脂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十多万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子洲县马塔留守儿童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全校共有300多名孩子,年龄都在3岁至15岁之间,留守儿童数量占80%左右,其中178名来自单亲家庭,34名是残疾儿童,还有13名孤儿。民盟榆林市委会关注到该校的情况后,积极动员盟员和爱心企业,连续多年为该校送去生活物资,并为学校采购了课桌椅、淋浴设备、清洁工具,2022年还开展了两场“教师压力管理与维护”“关爱妇女健康”主题线上公益讲座,受到马塔留守儿童学校师生和盟员的一致好评。

几年来,民盟榆林市委会先后多次联合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赴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公益助学活动,不仅捐款捐物,还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与他们亲切交流、陪他们嬉戏玩耍,在孩子们眼中,这群叔叔阿姨已然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榆阳区基层委员会连续多年在刘官寨中学、安崖九年制学校等学校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不仅捐赠了物资与书籍,还选派优秀盟员教师对学校的音乐、地理、生物等薄弱学科进行精心指导、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每一次公益助学都是一次爱心的洗礼和坚守,也正是这一次次爱的奉献,铸就了民盟榆林市委会公益助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用诚心铸就志愿服务品牌力

开展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民主党派发挥职能、履行社会职责的一种有效途径。民盟榆林市委会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把志愿服务打造成为知名品牌。

早在2021年,民盟榆林市委会就在“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神木石峁遗址成立了社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界别优势,为推动石峁遗址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贡献了民盟力量。同时,在榆林长城主题展馆、三边民俗文化园设立了榆林民盟文化教育基地,在靖边县龙洲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成立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打造榆林民盟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独有品牌,围绕长城、民俗、地质地貌等做好宣传、保护和利用工作。

杜斌丞支部联合民盟陕西省直属公益支部、民盟西安创投总支连续三年在榆林开展“沙棘卫士绿护驼城”种植活动,该项目总体规划种植沙棘2万亩,目前已种植1300亩,栽种沙棘幼苗15万株。

自身参与志愿服务是一个方面,如何将更多的人纳入志愿服务团队,民盟榆林市委会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他们和榆林中学、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国银行、消防支队等单位开展合作,组建了“榆林公益小天使”志愿服务团队,动员“盟二代”利用周末时间,在相关单位开展“我是小小银行家”“红领巾法学院”“小天使大英雄”“留住童声”等主题活动。

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服务社会、增加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凝聚会员、促进共识的重要抓手。民盟榆林市委会用“三心三力”,凝聚起服务社会、温暖你我的一股暖流,汇聚起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擦亮了社会服务这张“金名片”。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