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第31届杨凌农高会“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对接交流活动侧记

□ 记者 赵婧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20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10月26日,第31届杨凌农高会“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对接交流活动在杨凌会展中心举办。会议邀请了全国“三农”领域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交流发言,部分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负责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分享交流乡村振兴经验,探讨学用“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新思路、新路径。

精准施策 行稳致远

“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各地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确保“千万工程”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千万工程’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道路,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创造。”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投资委员会副会长、著名“三农”政策专家冯海发认为,在践行伟大工程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着力避免只注重改善村容村貌,而忽视现代农业发展;注重改善农村户外公共条件,而忽视改善农户家庭内部生活设施;注重培育样板典型,而忽视了整体进步;注重产业生产环节,而忽视销售环节和农业市场开发;在农业生产中更注重产品数量,而忽视提升产品质量;注重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而忽视培养小农户;注重花卉、水果、蔬菜、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而忽视粮食生产;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当前建设和发展,而忽视长远规划;注重干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而忽视培育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等问题。

“‘千万工程’展现了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和实践价值,塑造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样板,描绘了美丽乡村的生动图景,指引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建议,要推动各地“千万工程”的有效实施,在工作方法上,坚持问题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遵循循序渐进的绿色发展理念,确保党政主导与多方协作相结合,同时,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塑造精神与铸就灵魂为最终目标。在机制保障方面,他建议,建立“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坚持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建立久久为功、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我们应深入学习和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并确保在机制上得到充分保障。”黄承伟说。

“我们学习‘千万工程’的目的,是回顾浙江省20年来走过的路,找到其发展至今的密码。各地需要带着对本地情况的深刻认识,对标浙江不同时期和地区,找到学习的坐标和榜样,重点学习浙江的理念、思路和机制,从中找到全面推进本地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真金妙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金书秦表示。

对于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金书秦表示,真情实感地谋发展、真心实意地搞建设、真金白银地拉投资、真刀真枪地抓落实。针对投资,他建议,要建立项目跟随规划走,资金跟随项目走的机制,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注重发挥资金的效率,确保每一笔投入都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强调,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是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总结经验 启示未来

“千万工程”堪称乡村振兴征途中的一次富有成效的探索,各地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目前,全县82个村中65个村都在发展木耳产业,随着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废弃食用菌菌包数量日渐增多,部分废弃食用菌菌包被随意处置,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交流会上,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党委书记孙贤云在分享产业强镇建设经验时,说出了目前产业发展遇到的难题。

孙贤云介绍,为有效解决菌包污染问题,柞水县积极引进了专业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利用废弃菌包制作生物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料等方式,实现废弃菌包再循环利用,既保护了当地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既提高了农户收入,又实现了企业盈利,可谓一举多得。”孙贤云表示。

“荔枝虽然是我们镇的主要农产品,但一年只有半个月的采摘期,并且产量受限,对当地农民来说,仍属于风险大、收益小的产业。”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党委副书记陈竹包在分享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展壮大“土特产”产业经验时坦言。

“雷岭镇曾是东江革命根据地,也是潮南区的革命老区。同时,这里还蕴藏着优质的温泉资源。”陈竹包表示,雷岭镇将充分发掘当地自然禀赋和红色资源,打造集红色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魅力小镇,吸引更多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农文旅”深度融合铺就当地乡村振兴“幸福路”。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生态。”渭南市合阳县金峪镇党委书记寇焕焕在分享打造樱桃小镇品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经验时表示,金峪镇作为合阳县的产业强镇,十里产业长廊已经实现四季有鲜果的目标。但如何让消费者吃到安全健康的水果,是他们目前关注的重点。

据了解,金峪镇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结对合作,有效遏制了农药的过度使用。同时,积极推广蜂蜜授粉法,有效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当地还探索了村集体经济牵头以团购价格采购农资并分发群众的做法,“这样既减少了群众开支,保障了农副产品质量,更便于集体监督。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金峪镇‘樱桃小镇’的品牌已经打得越来越响亮了。”寇焕焕表示。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