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斌 通讯员 陈俊清
南玺 陈聪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如何大力发展以涵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全民健身与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有机融合?10月11日,商洛市政协召开五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围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助力康养之都建设”议题进行专题协商,共谋推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大计。
倡导全民健身理念
激活新热潮
在商洛市区的公园、体育场馆,随处可见慢跑、打球、做操的人群……随着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全民健身成为城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如何进一步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调研组表示,要充分发挥商洛“大秦岭”“22℃商洛”得天独厚的生态体育优势,大力推动市县(区)体育馆、健身公园、健身广场及各级各类学校运动场、居民小区活动场所改造升级和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推动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提高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方面仍存在体教融合观念滞后、缺乏系统成熟的制度保障等问题。”方向委员认为,应抓好青少年健康体育,建立健全地方法律法规,重视体育人才发掘和培养,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培育全民参与的体育生态,激发群众运动活力。
会上,丹凤县政协建议,加强居民小区健身设施用地的科学规划,保证体育设施用地分布的科学性和服务半径的合理性。在健身设施规划建设中,要满足青少年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的健身娱乐需求,因地制宜安装适宜、安全的设施器材。
田晓建委员建议,逐步引导和改变群众的体育文化意识,让健身运动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大家感受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
做好赛事名城建设
展示新形象
今年以来,商洛举办了秦岭传奇2024丹江龙舟公开赛、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陕西省轮滑马拉松公开赛等精品赛事。
赛事搭台,群众受益。如何让赛事热度持续下去?调研组建议,不断拓展提升“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之美、文明之美、生态之美,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全民健身深度融入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大局。
李建成委员建议,结合商洛体育赛事市场需求及公共资源的约束条件,挖掘地域特色,提高体育赛事体系的整合度,积极申办各种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构建高水平竞技赛事、本土特色体育赛事、大众体育联赛等多层次品牌赛事体系,不断提高已有品牌系列赛的办赛规格和品质,拓展系列赛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胡发国委员建议,在持续打造政府主导的高水准体育赛事的同时,积极推进特色基地建设和专业机构在商洛设立专项训练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比赛,全力做好“赛事+”文章,努力打造赛事名城。
目前,全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设施场地2318个,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10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商州马拉松、丹凤拔河、洛南钓鱼等“一县一特色”品牌赛事,登山、自行车、马拉松、气排球等赛事广泛开展。
此外,商州区政协也建议,切实加强对赛事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优化赛事经济发展环境,培育自主品牌,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培育区域品牌赛事,发展职业体育赛事,强化与权威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通过举办知名度高、观赏性强、影响力大的国际重大赛事,形成以体育赛事为载体的“城市会客厅”。
强化体育康养融合
生发新业态
近年来,商洛以打造“国际排球名城、中国赛事名城”为契机,积极探索“赛事+”经济发展模式,在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举办期间,赛事售票收入100多万元,赛场集市售卖的商洛康养产品26.5万元、特色美食15万元、文创产品8万元、U19纪念品13万元,全市住宿业同比增长150%,餐饮业同比增长20%,商场、超市销售额增长15%。
隋萍萍委员建议,建立体育部门与农业农村、商务、文旅、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支持社会参与办赛的政策,优化市场化办赛环境,大力引进培育高水平的赛事公司参与赛事活动组织和品牌赛事推广,切实提升赛事市场开发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
“应加强体育和医药、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培养抖音达人、网红达人、微信达人等民间形象大使,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人群设计多层次运动休闲康养宣传计划。”寇立亚委员建议,加大赛事对外宣传力度,有效开展全媒体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商洛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石新卫委员建议,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康养旅游、医药保健产业,积极培育绿色健康食品,加强保健品、饮料、食品、药膳等功能食品的研发,加快商洛养生功能系列菜的培育,提升特色美食知名度,打造商洛城乡新面貌,使商洛更加富有朝气,激发康养之都建设新活力。
此外,洛南县政协还建议,依托商洛市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平台招商、协作招商、网络招商”新模式,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形成一批文化体育与康养旅游融合项目,通过“体育+”的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带动效应,为建设中国康养之都、美丽中国先行区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