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彦伶
10月23日一大早,曾任大莲花池街中心户长的72岁回族老人刘宝英同往常一样,赶往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大莲花池街居民王晓(化名)家中,为其送去热乎乎的饭菜。“老刘是个热心人,时不时来到家里嘘寒问暖。我视力不好,生活上全凭老刘和老街坊帮助,真不知该怎样感谢。”王晓拉着刘宝英的手,感动地说。
在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大莲花池社区,这样温馨的场面十分常见,这离不开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一直以来的努力。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城墙内西北角,辖区常住人口4.3万人,现有汉族、回族、藏族等17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
近年来,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增强各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27日,该街道办事处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10月23日,记者走进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中心社区,看到墙上展示着该街办12个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党建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社区平均每个月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颇受群众欢迎。
历史上,西安市青年路辖区有很多民族团结的文化元素,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辖区群众对这些元素了解甚少。如何用活辖区文化资源,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人民心中,是青年路街办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24年5月25日,在陕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演活动中,舞蹈《石榴花开别样红》赢得阵阵掌声。这支舞蹈是西安市青年路街办联合辖区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的成果之一。
多年来,每逢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青年路街办都会联合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同辖区群众一起包粽子、做香囊、熬腊八粥,和独居空巢老人一起吃年夜饭、话家常,将“文化盛宴”送到各族群众家门口,积极营造“爱老敬老护老”的社会氛围。
“青年路街道地处老城区,人员结构复杂、文化差异较大,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宣传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强斌说,面对这样的挑战,街办依托辖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办好红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深耕红色教育,把红色基因融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
“这一战,孙蔚如将军与日本侵略者僵持两年多,成功守住了中条山,把不可一世、妄言三个月占领中国的侵华日军挡在了黄河北岸……”这是“五老”宣讲团成员陈瑞华老师讲述孙蔚如将军抗战事迹的感人一幕。
据了解,“五老”宣讲团是该街办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教育的方式之一,听众累计达5000余人次。每年清明,该街办都联合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各族群众在玉祥门烈士纪念碑前举办清明祭扫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根植于各族人民心中。
“通过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类民族团结活动,我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巩固维护好社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莲湖路第一社区居民刘新荣深有感触地说。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强表示,要以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创建成果为动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推进辖区内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让石榴籽“籽籽同心”、“团结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