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共建共享聚合力 校地合作向未来

——延安市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小记

□ 实习记者 白小芳 记者 贺鹏飞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与地方合作已成为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校地合作,更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10月18日,延安市政协围绕“驻延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议题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就推进驻延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张秀主持座谈会。

近年来,延安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共同推进延安大学高质量发展协议书》,进一步健全了驻延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机制。校地双方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与一批重点企业组建“陕西省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开发技术创新联合体”“延能—延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省级科技平台。延安大学围绕延安产业发展实际,组建16个博士服务团,集中深入322家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累计解决技术难题40多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中省市各类纵向研究课题64项,累计获得省科学技术奖5项,市“十三五”突出贡献创新成果1项,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7项,校地融合促进地方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人才水平稳步提升,构建了地校人才交流机制,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专家库”,已入库各类科技人才中有延安大学100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30人,占总数的20.25%。

“政府方面,对于社科事业的资金投入有限;缺乏良好的激励奖励机制;科研成果、服务的制度还不健全。高校方面,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地方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把握不够准确,获取信息、数据的渠道不够通畅;对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关注研究,解答与市委、市政府的需求和期待存在一定差距。”发言中,市政协委员霍爱英直指校地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霍爱英建议,建立市委、市政府与高校合作机制,让高校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市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研决策;建立宽松的社科经费资助政策,加大社科资金投入,适当放宽和简化科研经费的报销审核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监管;建立社科成果等级认定制度,对于认定为优秀等级及被市县政府采用的成果进行适当经费资助;聚焦“一园四区”发展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长远规划,积极建言献策,把延安的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挖掘好研究好阐释好。

“高校与地方的互动还不够充分,部分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尚未充分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动力,合作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仍需加强,双方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不够紧密,驻延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地方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高层次人才共建共享不足。”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市政协常委杨旭春建议,高校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产业的对接,通过共建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促进学科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高校与地方建立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明确合作目标、任务和责任,确保合作项目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根据地方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培养更多适用人才,特别是一些紧缺人才,加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力度,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地方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延安大学副校长吕磊建议,要深化校地融合发展以获批博士点为新起点,深化高层次人才共建共享,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抓手,强化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围绕延安科技创新实际,打造更多创新平台。

在听取了委员和专家们的发言后,张秀表示,要畅通校地融合战略发展机制,从思想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转变服务观念,增强主体意识,优化相关政策,实现区域经济文化与驻延高校发展同频共振、相互赋能。要优化校地融合发展契合布局,彰显学校地理区位特色,打通校地人才流通渠道,构筑人才区域共育共享体系,深化高端人才“交流”制度和“互聘”制度,充分发挥高校“智慧大脑”功能,将驻延高校发展更广泛地嵌入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延安实践中。要完善校地融合发展创新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增强主体意识、明确合作方式等多种方式,助推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