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冯倩楠)10月22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明怀紧扣不断深化“三个年”活动,重点就统筹资金提效益、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减负赋能添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介绍了有关情况。
今年1至9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7.5亿元,可比增长2.2%,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3306.9亿元,22个中央财政竞争性评审示范项目在陕西省先行先试。与此同时,1至9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26.3亿元,增长0.6%,收支规模均居全国第14位,支持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通过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新增财力等多种方式,统筹整合400多亿元,占省级专项资金的近一半,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其中,工业产业类资金77.6亿元,增长90.3%;科技资金20.7亿元,增长14.8%;生态环保类资金43亿元,增长22.8%。调整产业基础再造、基建等专项资金支持方向,重点向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延链补链强链、新基建等领域倾斜,有效支持引汉济渭等一批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统筹超长期国债资金111.4亿元,支持“两重”“两新”项目落地实施;争取专项债券854亿元,有力保障各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安排省级产业类资金预算185亿元,增长35.6%。
1至9月,我省新设子基金3只,子基金新增投资项目52个、金额15.6亿元。引导基金累计设立子基金32只、参股国家级基金1只,规模376.4亿元,投资金额105.1亿元,带动其他投资561亿元,投资覆盖我省制造业34条重点产业链中的31条。
今年以来,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业务951亿元,支小支农占比94%,平均担保费率0.8%;为“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转贷142亿元,转贷时间由市场通行的平均15天压缩至5天。持续推广“政采贷”业务,让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以电子保函等非现金方式替代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同时中标(成交)企业还可以用采购合同向银行申请办理“政采贷”业务。全省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271.8亿元,占采购总额的73.8%。围绕8条文化旅游重点产业链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文旅贷”子项目,扩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支持范围,共引导发放贷款4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