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让乡村更有看头、村民更有奔头
——西安市政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月度协商会侧记
  □ 记者 满淑涵
  “村晚”“村咖”“村超”“村BA”……
  当乡村烟火气遇上新潮文化味儿,田畴沃野正喃喃诉说“诗和远方”的壮阔新篇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
  作为全国文旅顶流的西安,如何继续解锁“文化密码”,赋能乡村振兴?5月31日,西安市政协召开的一场月度协商会“金点子”频出,与会委员、专家围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议题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为承办好此次月度协商会,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前期组织部分委员、农工党党员、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并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加盟”,先后在蓝田县、长安区、阎良区、高陵区等地实地调研走访,还奔赴福建福州、浙江湖州学习“取经”,进一步提高协商建言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力求“商”出质量、“商”出成效。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西安“家底”如何?来自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西安市涉农区县、开发区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4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44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95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西安市政协常委、农工党西安市委会驻会副主委齐靖建议,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持续提高农村博物馆、村史馆、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文娱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率、利用率。同时,建立县(区)、镇、村三级乡村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库,长远规划布局,合理开发利用,阶段性对农村特色民居、传统村落等进行保护性建设,防止一哄而上、过度开发。
  “乡村文化形式多样,有歌舞活动、体育活动在内的集体性文化活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开发的旅游文化活动,习俗、仪式性表演、家族技艺、村落戏剧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等。”西安市政协常委、致公党西安市委会驻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崔安庆建议,要结合数字电视、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多种传播手段,立体化传播乡村文化。“这其中,还要突出活泼性、趣味性,从农民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用农村人的话语进行表达,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融情于物、寓情于景。”
  春耕播种、果蔬采摘、路亚垂钓、郊游露营……节假日里,城市周边村庄迎来大量亲子游客,通过农事体验、休闲活动,探索自然、感受乐趣。
  “尽管秦岭北麓沿线拥有大量草莓园、猕猴桃园、葡萄园等农业资源,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还较为单一,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多元化的旅游活动尚待挖掘。”西安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秘书长张力建议,开展乡村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并定期组织乡村文创产品展销活动,提升乡村文化“能见度”。
  西安市政协委员、人民网陕西频道采访部主任吴超建议,应定期定点开展不同主题的乡村文化集市,借助秦岭北麓环山路人气,通过农文旅融合,进一步让乡村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农民守得住“根”、记得住“乡愁”、卸得下“负担”、看得见“远方”,为好看、好吃、好玩、好销、好价“五好”都市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软实力。
  “文化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西安市政协参政议政智库特聘专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梁学成认为,农文旅融合专业性较强,需要创新机制将三者深度融合,实现“1+1+1>3”的效果。
  梁学成建议,应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农村软硬件水平,尤其要改善公共文化设施,依据绿色生态、健康宜居、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营造乡风文明、乡情浓郁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加强农文旅融合产品链、价值链建设,打造乡村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或产业示范区,形成共赢局面。
  西安市政协常委、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建议,要立足西安农业资源和乡土文化,实施“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策略,将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促进产业融合的主要抓手,加快乡村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复合型产业链条。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关键还看人才。
  结合调研掌握的情况,西安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孙杏娟指出,乡镇文化站专干普遍存在“专职不专业”“专职不专干”现象,且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专管员以留村务农人员为主,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达到“阵地用起来、设备活起来、活动搞起来”的效果。
  为此,孙杏娟建议,要注重选配政治素质好、兼具文化专业特长的人员充实到乡村文化岗位。同时,合理安排公益性岗位,在村级配备专职文化指导员,负责村文化室、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乡村振兴资金构成比例,加强乡村文化经费保障,支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切实减轻基层组织和群众负担,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农民是乡村的主体,他们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最直接的参与者、最有潜力的创新者,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直接受益者。”西安市政协委员、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认为,应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自愿联合、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蓝田四吕”的故乡,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乡约——《吕氏乡约》的发源地。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斌认为,近年来,蓝田乔村积极发挥《吕氏乡约》“主场”优势,通过对乡约的挖掘、展示、传承、研学,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他建议,涉农县(区)应积极挖掘村规乡约中道德养成、矛盾化解等方面的资源,及时进行村规乡约的现代转化,结合地区特点对村规乡约进行包装打造,让村规乡约的治理方法更符合时代特点与现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