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家风故事
——全省关工委系统家风建设宝鸡观摩活动小记
  □ 记者 赵婧
  家风是什么?是家庭成员的处事准则,也是家庭的“无形资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5月23日,省关工委组织观摩团走进宝鸡市眉县、岐山县等地,传承中华好家风,解锁家庭“幸福密码”。
  “孝老爱亲,兄弟和睦,妯娌相携,严教子女……”走进眉县金渠镇枣林村“好家风示范户”赵建荣家,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客厅的《赵氏家训》。“我今年74岁了,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就好读书、写字,写下家训就是为了警示教导子女和家人做好人、行好事、走好路。”
  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好民风促进好乡风。枣林村党支部书记潘根虎介绍,近年来,枣林村坚持“以德立村、以孝治家”的治村理念,深入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好家风好家教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广场,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展示内容,通过开展“五老”讲家风故事、走进“好家风示范户”家庭等实践活动,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哪怕是一句通俗易懂的良言也可以是好家训。”安康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秀玲表示,将继续通过“百千万”家庭教育进社区等活动,引导家长、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践行弘扬好家训、好家风。
  “家庭教育是根,根深才能叶茂。”铜川市关工委主任袁树英说,家风好、家教严,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今年,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铜川市关心下一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下一步,将通过‘润苗行动助成长、家风建设我先行’‘好家风我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的浓厚氛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000多年前,周朝政治家周公姬旦用自己“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言行,告诫即将前往鲁国封地的儿子要“礼贤下士,殷切求才”。3000多年后,在故事的发生地岐山县,县城关小学师生用自编自导的儿童剧《周公诫子》生动演绎这段历久弥新的家风故事。
  弘扬周礼文化,传播家风故事。该校校长刘宏春说,近年来,学校师生立足深厚的周礼文化资源,利用专业特长和课余时间,编制拍摄了《周公诫子》《召伯甘棠》《一叶封侯》等儿童微电影,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同时,师生们还利用传统节假日走进广场、社区、敬老院等,以自编自演的“好家风”文艺节目“润物细无声”,推动好家风蔚然成风。
  “岐山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家教家风源远流长,学校以周礼文化为载体,传播好家风浸润童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延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进录说,优良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我们将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以延安精神培根育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新时代的家风传承要与时俱进,要在创新形式的基础上保留核心精神内涵。”西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辛远英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家风故事。我们将通过建设家庭教育试点、开展‘五老进校园’、打造‘青少年心理教育流动课堂工作站’等活动形式,不断推动家风建设工作走深走心。”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宝鸡市关工委主任张万奎介绍,近年来,市关工委按照抓统筹、抓活动、抓平台、抓联动,有抓手、有载体、有阵地、有机制的“四抓四有”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好家教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不断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将继续探索‘五老’服务家庭教育新途径,努力推动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统筹联动,为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