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以高水平党建引领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省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西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吉德代表西安市政协党组:
  以党建促履职 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安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凝心聚力抓党建、促履职、提质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中,及时向市委报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加强党的建设、年度协商计划和全体会议等重要事项,始终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努力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将党建与履职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认真制定党组工作要点,推动党建和履职深度融合。
  二、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党建工作根基。修订《党组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规则》等制度,将2024年确定为“制度执行年”,用制度彰定位、强党建、促履职。将234名党员委员编入29个临时党支部,在政协重要活动中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推动各级政协组织抓党建、强担当、促履职、树形象。举办全体委员培训班,健全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机制,推动党员委员在协商议事中走在前、作表率。落实学习制度、开展实践锻炼,着力提升机关党员干部能力素质。
  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健全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为重点、政协大讲堂为补充、委员读书为常态的学习体系,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精心组织“委员活动日”“保护祖脉秦岭”“政协委员在行动”等品牌活动,深化团结、凝聚共识。开展“百人百场”委员宣讲活动,打造学习宣传矩阵,引领社会各界坚定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清廉政协建设。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定期分析研判,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持之以恒整治“庸懒散慢虚粗”突出问题,为政协履职提供坚强保障。
  省政协经济委分党组书记、主任王晓驰代表省政协经济委分党组:
  发挥“四个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
  近年来,省政协经济委分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政协党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建设与履职深度融合,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通过分党组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引导委员会全体委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二、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坚持以上率下,建立重点协商活动、重大调研任务分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牵头负责机制,注重发挥分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在履职活动中,分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带头提交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每人每年至少提交1件提案、2篇信息,多次带头在省政协各类会议上作大会发言,为全体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作用作出表率。
  三、发挥服务为民作用。分党组坚持把履职“服务为民”作为工作重点,组织经济界委员参加佛坪县重点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双走进”活动,指导西咸新区委员工作室围绕民营企业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开展“微协商”,深入陕鼓集团、陕西交控集团等企业园区倾听意愿诉求,协商解决问题。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议题,组织金融领域委员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推动我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四、发挥委员管理作用。落实党员委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注重将调研考察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党员委员的教育管理。制定分党组成员和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安排意见,落实分党组成员联系界别、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对界别委员思想状况了解分析,提高团结联谊工作质量。创新委员考核管理方式,制定实施经济委《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试行)》《组织调研、会议及提案督办工作规则》《委员参政议政奖励办法》等制度,规范委员履职行为,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分党组书记、主任闫超英代表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分党组: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画好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分党组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努力画出团结奋斗最大同心圆。
  一、以读书活动抓学习、促武装。将主题教育与读书学习紧密结合,每月开展线上读书活动,带动全体委员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把党对人民政协和港澳工作的要求与委员思想认识相结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爱国者治港治澳”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不断增强服从服务港澳工作大局的坚定性和原则性。
  二、以走访联系增感情、聚人心。建立分党组成员联系港澳委员工作制度,与新任委员一对一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委员思想动态,强化正面引领。出台走访港澳委员工作办法,加强日常联系,做到感情上贴近、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与港澳委员共叙乡情、共话发展,增强了委员融入陕西发展大局的信心。引导委员及其联系的社团紧密团结港澳群众,不断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
  三、以宣讲培训练内功、提素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开展专题宣讲,在港澳回归日举办线上党史课,开展委员专题履职培训,引导委员坚定政治立场,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在立法会区议会选举、第23条立法等港澳重大事件中,分党组及时引导港澳委员主动发声、冲在一线,为港澳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四、以履职实践强担当、作表率。在视察考察活动中成立临时党支部,有针对性地融入国情教育、红色教育,引导委员不断增进对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理解认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共识。探索“党员委员+港澳委员”结对履职机制,通过党员委员“领”和“带”,有效增强了港澳委员助力陕西发展的责任担当。港澳委员围绕我省对外开放、文旅产业发展等积极建言,努力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
   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黄赞代表省政协机关党组:
  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
  近年来,省政协机关党组把建设学习型机关作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有针对性地帮助机关干部补短板强弱项、锤炼过硬本领,为服务政协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上率下引领学。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采取集中研讨与个人自学、重点发言与交流发言相结合,带动理论学习常态开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形成以上率下、以点带面,理论共学、思想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机制联动学。制定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机关党组带头学、分党组同步学、机关党委统筹学、党支部推进学、青年学习小组主动学、党员干部自主学的“六学联动”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创新建立机关处室党支部“周周论学”机制,设置“每周集中学习日”,组织党员干部轮流讲、相互学。连续三年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形成多层级的学习研讨交流机制。
  三、集中培训专题学。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开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干部同步参加委员培训、重要会议、调研视察等活动,定期开展辅导讲座、廉政教学,举办党性提升班,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制定政协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办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多措并举抓好机关干部集中培训工作。
  四、线上线下常态学。精心打造党支部学习阵地,积极开展学习研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临时党支部功能作用,将理论学习嵌入视察考察调研中,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服务为民”等活动。开展线上读书活动,教育引导干部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去年以来,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9次,班子成员研讨交流46人次,厅级干部交流180余人次,支部交流960余人次,青年干部交流160余人次,持续推进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和学习型机关高标准建设。
  渭南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军代表渭南市政协党组: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激发政协工作新动能
  近年来,渭南市政协党组把学习贯彻“第一议题”制度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淬炼的重要抓手,学理论、强举措、抓落实,以学赋能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一、以制度机制推动学习规范化。把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作为党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四个”必学,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必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必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必学;建立完善“六种”学习形态,即:中心组示范学、主席会及时学、常委会集体学、委员培训系统学、“三会一课”定期学、机关干部每周学的常态化学习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二、以示范引领推动学习常态化。发挥中心组学习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项议程,党组书记审定方案,带头领学、交流、讲党课,引领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确保制度机制落实常态化。在全市141家委员工作室、96个街(镇)政协学习组、354个政协联络点推行“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三、以创新载体推动学习多元化。探索创建“中心组+读书班”、“中心组+集中培训”、“中心组+自学”、线上与线下结合学等模式,开展互动式、案例式、共享式学习。在政协内刊、网站、公众号设置“第一议题”制度专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成立机关青年学习小组,引导青年干部不断提升“八项本领”“七种能力”,推动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
  四、以深度融合推动学习实效化。把“第一议题”制度与履职工作相融合,建立协商议政前置学习制度,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讲、省委怎么部署、市委怎么要求,做到不学习不调研、不学习不视察、不学习不协商。2023年,渭南市政协有12篇调研协商报告得到市委书记等领导批示和部门答复,连续三年被省政协表彰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杨陵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梁战昌代表杨陵区政协党组:
  坚持“三个三”工作模式 有效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杨陵区政协党组强化“党建+履职”,探索发展“三个三”工作模式,着力推动党员委员在政协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
  一、强化“三个意识”,把党员委员思想行动“统起来”。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书香政协·杨凌乐读会”读书品牌,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表率意识,出台《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坚持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量化清单”制度,以自身言行影响和带动其他委员。强化履职意识,修订完善《委员履职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推行履职“双重管理”机制,推动党员委员在“双向发力”中当主力、唱主角。
  二、搭建“三个平台”,让党员委员先锋作用“强起来”。搭建党建服务平台,将70余名党员委员划分至5个专委会党小组,选择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硬、综合素质好的党员委员担任第一负责人,为党员委员开展调研、专题协商、建言献策等做好综合协调、服务保障。搭建志愿活动平台,实施“月度‘政’能量”和“季度微协商”工程,组织党员委员进基层开展送技术、送医药、送法律等公益活动,开展“微协商走进基层”等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委员的“头雁”作用持续彰显。搭建凝聚合力平台,成立了5个走访联系群众工作小组,亮身份明职责,深入基层群众,鼓干劲、强信心、聚人心。
  三、坚持“三个赋能”,促党员委员履行职能“实起来”。坚持党建赋能知情明政,开展“党员委员上讲台”活动,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邀请担任领导干部的党员委员开展政情通报,助力委员高效履职。坚持党建赋能建言资政,重点调研议题由党员委员任调研组长,重要议题的提案、社情民意等,由党员委员联合民主党派、相关专委会等协同调研,不断提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坚持党建赋能履职为民,20余名党员委员与4个包抓村党支部、7个企业委员党支部、5个镇(街道)委员工作室互联互助,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