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多维度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
  □ 王群燕
  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是党的百年探索史的重要课题。新时代,基于建设高质量人民民主的深度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党百年实践探索,深刻洞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历史性飞跃。多维度理解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态
  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反思我国的民主建设,民主没有定于一尊的模式,民主化不等于西方化,选择什么样的民主道路是多选题不是单选题,任何照搬照抄西方民主的做法实践证明都是行不通的。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新路的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和拓展了人民民主。与西方民主相比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在于,具有真实性而非民主形式主义,具有平等性而非谋求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是高效管用的民主而非无序和严重内耗的资产阶级民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而非将两者割裂。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实现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历经百年探索,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模式,人民期望的广泛、真实、平等的民主逐步实现,推动治国理政水平不断提升。实践表明,建成共有共享共治的高质量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在建成高质量民主上持续发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强国必须强民主,民主必须高质量。新时代,党锚定高质量发展,在人民民主提质扩容上持续发力,创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将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新境界。其一,构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人民民主建设格局,解决了运行的“超大规模民主难题”,有效防止了“民主赤字”。其二,丰富和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统一战线等基本政治制度,推动人民以多渠道、多种方式参与民主,实现民主参与和民主期望的高度契合,避免了西方民主的诸多弊端。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之提供了新动力。其一,提升了民主执政的治理功能和效率,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跃升。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关注了社会主义民主自身的“正当性”,又从制度上真正解决了民主的“有效性”,切实“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其二,实现了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有机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保证人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国家权力和公共权力形成、运行和变更的全过程,并转化为“治理型民主”“效率型民主”“动力型民主”“务实型民主”为一体的治理效能,回答了“谁来治理国家,靠谁治理国家”的历史之问。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新标识
  全过程人民民主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标志。从理论层面看,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构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体系,提升了中国式民主的普遍意义和国际影响力。从运行机制看,建构了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重要制度载体、以群众路线为运行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保障的完整理论体系,体现了民主制度体系的整体性、民主运行过程的完整性、不同层次民主的协同性。从实践层面看,丰富和扩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形式和路径,优化了民主实现机制,使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多种民主形式在实践中充满生机活力,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本属性。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态,是高质量的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优势。展望未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