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寻根思源 四海同钦
— —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侧记
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记者 张璐 摄

  □ 记者 满淑涵 实习记者 冯倩楠
  沮水泱泱,古柏苍苍;高山仰止,祖德流长。
  一年春好又清明。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庄严举行,海内外中华儿女满怀虔诚、饱含深情,同缅人文初祖,共仰先贤往圣,传承文化根脉,砥砺奋进初心。
  祥风惠畅,万物滋荣。典前序礼上,序礼执事宣诵祝文。伴随着庄重肃穆的乐声,各方参祭嘉宾由仪仗队伍引领,一路景行轩辕桥、龙尾道,缓缓步入轩辕庙山门,在轩辕广场指定区域列队肃立。
  9时50分,公祭典礼正式开始。全场肃立,击鼓鸣钟。
  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无比感恩。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120名身着礼服的男女合唱队员与120名身着56个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组成合唱方阵,共同唱响《黄帝颂》,肃穆的旋律和经典的歌词,传递全球华人同拜始祖、血浓于水、团结一心的共情力、凝聚力。
  在庄重典雅的祭乐声中,参祭人员依次敬献花篮,慎终追远、感恩先祖、不忘根本。
  “清明之际,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各种形式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作为港澳同胞代表敬献花篮,香港影视文化协会会长、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理事徐小明难掩激动之情。
  2019年9月,徐小明参加在黄帝陵举办的中秋、国庆双节同庆活动,倾情演唱《万里长城永不倒》等经典歌曲,随后又带领30多人组成的亲友团畅游古都西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此次携妻儿再来陕西,徐小明感慨“变化不少、发展很快”。他说,近年来,内地推出一系列文艺创作扶持奖励政策,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他也将通过影视作品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中国巨变,引起更多观众共鸣。
  华夏儿女,根脉相连。参加公祭典礼的嘉宾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龙腾盛世、福佑中华。祭台中心,一条56米长的“中华飞龙”盘旋而起,直上云霄。轩辕广场上,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56面龙旗迎风猎猎。
  “现场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让我对中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说,尤其是气势恢宏的乐舞、腾空而起的“金龙”,让人不禁热泪盈眶。“我感到无比自豪、万分振奋!”
  黄帝陵内,“汉武仙台”遗址,青砖黄土,风貌古朴。史书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率领十八万大军北巡朔方,凯旋时祭黄帝于桥山。从此,在黄帝陵祭祀黄帝成为悠久传统。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在清明时节公祭轩辕黄帝,对于汇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公安系统参祭代表,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民警郝世玲说,实现中国梦,投射到每个人身上,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我将带着这份荣耀返回工作岗位,当好群众贴心人,守护老百姓平凡日子里的幸福安宁。”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轩辕庙前,历经5000年沧桑的黄帝手植柏苍劲挺拔、冠盖蔽空,见证、诉说着中华文明之脉。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
  首次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澳门铭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毅仁内心“激动又荣幸”。公祭典礼后,他制作了一条短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并配文“轩辕祭祀,天下大同!”
  “中华儿女同根同祖同源,无论身处何处,都应当为国家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杨毅仁深情地说,尤其是驻足轩辕殿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杨毅仁往返内地频次增多,对陕西的风土人情、资源禀赋也有了更深了解。他表示,在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当下,希望为陕澳交流、互利共赢牵线搭桥。“我们有计划在陕落地项目,目前已经开展了多轮考察,未来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