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11版
本期发布:
踔厉奋发启新程 笃行不怠向未来
——定边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日出下的定边熠熠生辉 延明星 摄

大自然的调色盘——定边县苟池盐湖

玉米喜获丰收

定边万亩荞麦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村民喜提分红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民生获得感不断提升……2023年,定边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加快推进富裕、绿色、文明、幸福、魅力“五个定边”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开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经济大盘越来越稳,发展根基越来越牢,生态底色越来越亮,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同比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580元和20560元,分别增长6.6%和7%。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8.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37.89万吨;全县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645万吨、5.1亿立方米;新能源并网总规模5130兆瓦,全年发电量89.7亿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32亿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升至西部百强县第65位,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这一组组数字,生动诠释了定边人民的幸福生活,彰显了党委、政府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时代担当。
  重保障 强支持 优环境 项目建设动力强劲
  “我们去年到定边发展肉牛养殖,一年的时间里,肉牛由原来的百余头发展到现在的近5000头,这都得益于定边给予我们很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够安心在这里干事创业。”陕西粮农定边牧业董事长刘新宇说。
  定边县肉牛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牛舍15栋以及青贮窖、全日粮加工中心、部分道路等设施,现存栏肉牛近5000头,计划2024年完成二期项目建设,存栏规模有望达到1.2万头。项目建成后,达产期年出栏育肥牛9000头,年出栏保踹母牛9000头,年销售发酵牛粪6.19万吨,预计年产值达4.8亿元,带动就业100人以上。
  2023年11月中旬,定边县在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共签约省部级项目1个,总投资69.78亿元;签约市级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94.8亿元;签约县级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额330.55亿元。投资升温、项目落地的背后,是定边县在“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下以实干取得的骄人业绩。
  在投资升温的同时,定边县积极实施由县级领导牵头,将全县160余名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纳入专班的全员招商政策。过去一年,县级领导外出招商43次,洽谈项目110多次。全年共签约招商项目2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2.5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0%;利用外资904万美元,超额完成任务。
  光伏铝型材、非标压力容器制造项目即将完工,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工业硅高纯晶硅等高端制造项目签约落地,新材料、新制造等新兴产业实现质的提升。产业园区完成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省级高新区评审,“订单式”建成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4家企业携项目入驻,6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化厂房为投资40亿元的山东鲁宝集团总部整体搬迁项目奠定基础,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年产6万吨重型非标压力容器制造项目正在紧张完成前期基础建设,中材科技年产300套风电叶片制造项目生产出的风机叶片正“排队”运输到周边各地,陕建新能源500兆瓦风机塔筒项目产出的风机塔筒正在完成验收工作……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个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强力推进,正在为定边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过去一年硕果累累,新的一年大展宏图。
  “我宣布定边县2024年第一季度22个项目开工。”1月8日,在定边县委书记姬世平宣布2024年第一季度开工后,定边县在“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下奋力迈出坚实新步伐。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44.7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33.6%,其中包括定边县肉牛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辣椒深加工等9个产业项目,定边县民用机场、通村组水泥路等4个基础设施项目,第十二小学(惠民小学)建设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等5个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乱石头川新安边镇重点段防洪工程等4个生态环保项目。据悉,2024年定边县计划安排140个重点建设开工项目,总投资42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3亿元。
  风劲帆满海天阔,砥砺奋进正当时。为切实加快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抢抓全省上下大抓项目的有利时机,坚决避免“项目冬眠、干部冬闲”和“项目等手续、资金等开工”的怪圈,定边县利用今冬明春冬闲期,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发展。为此,定边县编制了《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冬季攻坚行动方案》,梳理了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事项办理台账,明确了各单位重点项目事项办理数量、时限等内容。同时,建立冬季攻坚行动专班,33个项目单位主要抓,11个要素保障单位协同抓,98名发改科技干部全程服务、协调联动、齐抓共推,同时成立项目联审专班,集中办公、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全面推行“联审联批”“容缺审批”“承诺审批”“多评合一”等机制,全力保障全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产业兴 百姓富 乡村美 乡村振兴活力更旺
  定边县杨井镇阳湾村为旱作农业区,过去以散户传统耕作为主,种植规模小、机械耕作率低,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村党支部积极谋划,找寻出路。
  村党支部引导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海拔高、光照强等自然条件,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和湖羊养殖项目,合作社雇用当地村民,增加农户务工收入,形成种养结合的区域养殖良性循环。全村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整合全村资源,成立阳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全体村民为股民,申请财政注入30万元集体经济启动资金及30万元后续扶持资金,铺开发展村集体经济致富路。目前,分红已覆盖全村480户1853人,共计分红金额101.9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16年增幅超过73.6%。
  2023年,定边县投资3.4亿元实施280个巩衔项目,投资4000万元推进农配电网改造工程,消除风险98户309人,守牢防返贫底线。96家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累计带动6000余名群众增收,培育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2个,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突破32万元,30个村集体经济年创收突破50万元。
  一边是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十足,一边是新乐社区搬迁户的好日子如期而至。
  2011年到2020年,定边县累计从白于山区搬迁群众13.7万人。
  一辈子“靠天吃饭”,如今置身繁华的城镇,群众最担心的是如何找到一份新工作。
  “过去我们全靠种几亩地和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活。大山里很干旱,种地的日子也很艰难。”搬迁户闫彩虹说。
  2018年,闫彩虹一家四口搬入新乐社区,按照易地搬迁政策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房子,但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让她在找工作问题上犯了难。
  2023年,全县25个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全部配齐,配套建成幼儿园、小学、初中各12所、卫生室25个,以及农贸市场2个、养老服务中心1个。为全面帮助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全县将和闫彩虹一样的易地搬迁脱贫人员全部纳入就业帮扶体系,并进行防返贫动态监测。此外,定期更新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对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信息进行动态监测。
  同时,定边县以“榫卯式”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施行乡村“村党支部带头人+党员”模式,通过在全县范围内遴选出70个行政村,每村投资30万元用于发展肉羊或肉牛养殖产业,并通过“借羊(牛)还羊(牛)”或“借羊(牛)还钱”模式,带动广大村民发展养殖业;施行“面子+里子”模式,通过深入推进乡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凝聚乡村共同体意识,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让乡村人居环境越来越有“面子”。实施“基层党组织+乡贤”模式,通过进一步凝聚发展智慧、汇集乡贤力量,鼓励走出家乡的乡贤广泛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基层建设工作,并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等方式助力家乡发展,走出一条“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一年来,定边县累计摸排农村户厕17978座,发现问题厕所889座,将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移交第三方运营公司正式运营,16座垃圾填埋场已有两座投入运行。采取“财政补贴+村民自缴”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年内消除经营收益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1个,培育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建设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村2个。
  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洁净宽敞的乡村道路、风格雅致的特色民宿、古色古香的乡村书院……如今,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暖民心 顺民意 惠民生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加快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是定边县一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为此,定边县及时成立了工作专班,多次召集专班工作人员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问需于民,精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推动问题化解。截至目前,完成首次登记15个小区4611套房屋,群众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红本本”,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对为民服务最好的褒奖。
  定边县还通过建立“三级包联”责任制,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采取群众“点单”提需求、支部“领单”定措施、全员“接单”办实事、组织“督单”促落实的“四单制”服务模式,大力弘扬“四下基层”,过去一年来,共接访群众119批397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200余件,完成群众“微心愿”逾1600个,帮助群众办实事逾2000件,努力把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与此同时,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也牵动着众多干事创业者的心。
  “我们企业成立才两三年,对很多税费优惠政策还不是很了解,税务工作人员上门为我们进行政策讲解,使我们2023年享受各项退税共计98万元,极大地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定边县长油管道输气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吴静表示。
  作为一家2021年成立的“年轻”企业,定边县长油管道输气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管道输气、管道维修服务、天然气销售业务,在各类税费政策的解读与运用上,迫切需要专业人士“引路”。
  作为定边县老牌民营企业,定边县乳品实业有限公司在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家集牧场、奶牛羊养殖、乳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前几年,我们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在生产、用工、物流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难,物流不畅通,生产的产品销售也难,货物积压让我们在资金方面压力很大。”定边县乳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世平说。
  企业增值税退税政策,为马世平送来了“及时雨”。“他们给我们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还召开座谈会。就在这两三年时间里,给企业退了两三百万元的增值税退税,这对我们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很有帮助。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一定要把企业办好。”马世平表示。
  在定边县,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不只定边县乳品实业有限公司一家企业,这样的政策“红利”惠及全县560家企业,真正让企业第一时间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红利”,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定边县还出台“优环境、保主体、促消费、稳增长”系列政策助企纾困,全年留抵退税1.77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亿元,申报下达奖补资金2640万元,发放助企惠民消费券600万元。同时,定边县以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投入1亿元稳定就业,建立“盐环定前”县际创新创业及人才交流论坛,构筑“部门+公司+乡镇”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6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投资7.02亿元实施12个校建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学位9510个。9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3个农村幸福院建成投用。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4亿元,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左右。全年民生支出达49.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1%,同比增长15%,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可感可及。
  一组组数据、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正是定边县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生动实践留下的坚实足印。
  “生活在定边,抬头是蓝天白云,远眺是绿意盎然,四顾是人来人往,倾听是欢声笑语。交警、网格员、志愿者、环卫工,他们的身影是定边街头最美丽的风景。”谈及多年来定边的变化,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居民汤会英深有感触地说。
  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定边县以改革、创新、开放三大动力因子为牵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四个经济”、全面推进“九大产业提升工程”中,切实稳预期、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推进“两区一中心”三大战略,奋力建设“五个定边”,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定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卢云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