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推动提案工作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部分提案办理情况摘登
  编者按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省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目标任务,积极通过提案履行协商、监督、议政职能,各承办单位积极践行协商民主要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提案办理,提案办理协商取得了积极成效,提案工作在新起点上迈出新步伐,实现了省十三届政协提案工作的良好开局。为充分展示提案办理成果,现摘发部分提案办复情况,敬请关注。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促进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省县域经济不大不强仍是全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是: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主导产业不大不强,特色不明显,发展质量不高;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一二三产融合度不高,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足。提案建议,抢抓政策机遇,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县域特色,推动产业错位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办复情况】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吸纳提案建议,协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省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制定《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接续政策措施》;围绕资源禀赋,将县域发展划分为产业功能区县、农产品主产区县、生态功能区县三种类型,根据功能定位,细化首位产业门类和发展方向,并给予资金支持;抓好《陕西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积极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健全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进县城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
  省工商联: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目前,全省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家,这些企业普遍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发展潜力较大。但还面临着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务服务效率有待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不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高端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提案建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办复情况】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采纳提案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全面升级建设“陕企通”平台,为全省市场主体提供“诉求、政策、融资、供需、培训、人才”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编制《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目录》,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印发《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更加及时有效做好服务工作;持续做好加强企业人才招聘引进、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畅通职称申报评审渠道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专项行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融资。
  民进省委会:关于加快推进陕西本土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新时代十年来陕西本土金融机构持续稳健发展,机构门类逐渐齐全,资产规模增长显著,风险防范化解成效明显,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格局逐渐优化,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系统建设逐渐完善。为了推进陕西本土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提案建议,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培育打造特色型本土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平台类服务机构;推进政府引导基金和私募基金发展壮大;推动本土金融机构管理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加大金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
   【办复情况】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采纳提案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和中央驻陕金融管理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推动省级金融资本管理规范化、体系化、科学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选优配强本土金融机构领导班子;支持本土金融机构创新发展,重点支持长安银行上市、秦农银行筹备上市。
   省政协医卫体委:关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我省现有中药种类排名全国第五位,中药材种植面积、年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三位,中药工业年产值排名全国第十八位。从以上数据能看出,虽然“秦药”产业资源丰富、基础良好,具有领先优势,但长期存在着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业总体不强等问题。提案建议,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大力发展中医药材种植产业;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培育中医药产业新业态。
  【办复情况】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采纳提案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年内出台《陕西省中医药强省行动计划》,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对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包括政策引导、扶持奖励、业务指导和项目资金等;由省级部门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现代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依托资源优势,将中药材种植与药膳康养、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科技教育、文化科普等产业融合发展。
   九三学社省委会:关于推进我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促进学校创新发展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结合名师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改善我省县域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推进我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提案建议,以教育信息化赋能,促进学校创新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满足教育需求;发挥名师陪伴式引领作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培养创新人才。
  【办复情况】省教育厅结合建议开展以下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联合省委网信办提升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功能,推动中小学校充分利用,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名校+”“名师+”“名教研员+”结对帮扶,实现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2023年交流轮岗教师1.7万余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不断提升“三个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后服务、拓展实践能力)教育水平。
   陈虎林委员: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用工贵、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许多企业出现了规模收缩、营收滑坡、盈利困难、用工削减、信心不足、投资收紧等问题。提案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惠企政策;完善健全中小微企业发展配套公共服务体系。
   【办复情况】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采纳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2023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深入落实《陕西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融资促进,解决融资难题;深入落实《陕西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实施税收优惠;打造“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拓展服务功能,健全服务体系。
   刘欢委员:关于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日益改善,城市住宅小区密集建成,物业服务日渐成为群众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但由于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物管纠纷日趋增多,弃管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提案建议,加强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增强物业公司、业主依法行使自身职权的能力;加强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指导和监督作用;加强小区安全及治安防范管理。
  【办复情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大《陕西省物业服务管理条例》《陕西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宣传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要求物业服务小区公开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服务热线电话等内容,全省4092家物业服务企业、8490个物业服务项目,已完成公示物业服务收费信息的7705个,剩余785个项目正在落实中;开展全省转供电加价治理、水电气暖专项整治、物业和停车收费等专项治理工作,特别是电梯问题,将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对故障多发、运行质量差、群众投诉多的电梯建立清单强化监管力度,确保百姓乘梯安全。
   刘辉委员:关于解决我省县(市)污泥处置难题的提案
  我省县域目前污泥处置基本是通过填埋、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和焚烧等几种方式完成,而以填埋这一简单粗放、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处置方式为主,解决污泥处置难题迫在眉睫。提案建议,指导全省各县(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中心,对“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等进行协同处置,尽量实现全资源化利用;对我省目前应用的污泥处置项目进行调研评估,将县(市)污泥及有机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纳入政府考核系统;到西安市临潼区、周至县、蓝田县、商洛市镇安县等地实地调研,并依据实际效能,提出我省指导性技术方案,解决我省县(市)污泥处置难题。
  【办复情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各市(区)持续加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运营管理;利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和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平台,按季度梳理分析全省污泥处理处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并采取通报、约谈等形式督促各地抓好整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研,推广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方式处理污泥,经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和农业利用。
  孙昌博委员:关于加强陕西省全域旅游形象宣传的建议
  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并提倡扩大优质旅游文化服务供给。在全民出游热情高涨的当下,打造陕西全域旅游形象成为提升陕西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以及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之一。提案建议,策划提炼陕西全域旅游形象标识和宣传语、宣传片,通过国家级平台推广,提升我省全域旅游形象。
   【办复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采纳建议,着力构建推广营销新体系:成立旅游宣传推广标识系统化建设工作专班,制定新的陕西文旅宣传推广标识图形方案,推进形成以“文化陕西”总体形象为核心的旅游品牌体系;在央视午间固定黄金时段连续投放陕西文旅宣传片;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进行主题旅游宣传推广;在机场航站楼设置陕西旅游宣传广告;与线上旅行商、新媒体合作推出线上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与铁路12306APP合作,搭建“一城一窗口”,购陕西车票领文旅惠民卡券;做好全省文旅产品的营销推广活动,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领域、全行业、全链条融合发展。
   于俊海委员:关于加强我省全民健身体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体质监测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是全民健身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但在全民健身工作中还存在重赛事活动轻体质监测,体质监测工作网络不够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提案建议,建立完善全省国民体质五级监测网络体系、体质监测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将体质监测工作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任务指标体系;加强科学健身体质监测宣传普及,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办复情况】省体育局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与省卫生健康委沟通,加快建立省、市、县体育与卫生部门的合作机制;在我省新建的智慧体育管理平台上加设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制定我省国民体质监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加大陕西体育健康行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科学健身宣传教育,引领群众科学健身。
  民革省委会:关于坚决守牢我省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建议
  陕西省脱贫人口数量大、脱贫基础相对薄弱,近年灾情疫情叠加发生,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高质量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提案建议,抓好产业发展,夯实增收基础;提高就业质量,拓宽收入渠道;加强灾疫监测,细化帮扶举措;强化后续帮扶,优化社区管理。
  【办复情况】省乡村振兴局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大力实施脱贫劳动力技能提升行动,持续提高稳岗就业服务能力,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就业;坚持因灾因疫防返贫工作调度制度,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积极推动帮扶车间(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和各级衔接资金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就业帮扶车间持续发展、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就业注入动力。
  冯五一委员:关于推动奶山羊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
  奶山羊养殖为我省农业经济一大支柱产业,加大奶山羊高产品种引进和新品种培育改良支持力度,推动奶山羊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对于推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案建议,发挥国企优势,引导奶山羊产业发展;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各项政策支持。
  【办复情况】省农业和农村厅采纳建议,主要举措是:发挥国企优势。紧抓各地产(农)投集团投资“三农”窗口期,以社会投资为主,财政补贴为辅,招大引强,提档升级,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动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府支持。加快良种繁育,安排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克隆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打造高产奶山羊核心育种群;加强重点指导,支持富平、千阳县等县区奶山羊产业快速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樊建强委员:系统推进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五维”建设
  作为文化大省,陕西省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应深刻理解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加大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的建设力度。提案建议,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体制;成立专门智库,强化学术研究;科学认定文物文化资源,创新传承利用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办复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主要办理举措:召开国家文化公园陕西省建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成立由25人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整合研究资源,围绕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公园(陕西段)建设深入开展学术研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142个。实施近中期重点建设项目8类67个,总投资119.97亿元;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公园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文化生态补偿支持范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措施。
  省政协经济委: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的建议
  新能源汽车方面,我省基础好、布局早、发展快,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我省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提案建议,积极支持、引进企业在陕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精准搞好各项服务保障;同步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办复情况】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采纳建议,主要举措是:支持企业研发。依托陕汽、法士特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带动形成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开放式研发中心,充实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研发力量,支持吉利在陕设立研发机构;加强协同创新。搭建全省汽车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全省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服务保障。落实落细《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支持政策》,构建精准服务响应机制;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布局发展。支持陕汽、华为、中兴等优势企业和西安交大、长安大学等科研团队开展研发和应用,加速在陕布局智能网联产业。
  蒲小川委员:关于设立数字经济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议
  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赋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和“新动能、新优势”,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案建议,借鉴浙江战略、上海架构、深圳理念发展数字经济;“政、企、学、研”联合组建数字经济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数字经济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为己任;实验室以“发明人、转化人、投资人”协同运作为基本模式。
  【办复情况】省科学技术厅表示:提案对于进一步增强我省数字经济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按照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结合制定《陕西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根据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对数字经济综合技术研究和支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统筹优势力量,组织有需求有能力的单位按程序牵头申报省数字经济综合技术重点实验室。
  民进省委会:关于恢复我省出版资金的建议
  财政资金对出版的专项扶持,体现了政府对新闻出版的重视,有于利发展和繁荣新闻出版事业,有利于省内优秀公益性重点出版项目的出版面世。提案建议,尽快恢复陕西出版资金的实施及拨付;实施对象侧重于完全转企的国有出版企业;积极推进我省出版物申请国家出版基金。
  【办复情况】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加强沟通,加大对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支持:省财政既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资金、文艺精品专项资金等资金渠道,扩大对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支持;省财政文化类资金对省内转制的出版企业的重点项目给予倾斜;积极争取国家出版基金扶持,2023年我省争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关于保护传承华胥文化的建议
  中华民族源于华夏,华夏源于华胥,国人对蓝田华胥陵祭祀从古代延续到了近代。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蓝田华胥陵举办的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已连续举办17届,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寻根祭祖。提案建议,大力弘扬华胥文化,成立省级、国家级华胥文化研究会;成立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组委会,提升祭祀规格;申报华胥陵祭祀礼俗国家非遗,将建设华胥文化园列入省重大文旅项目。
  【办复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相关学术研究机构成立华胥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研讨交流;督促地方建立领导机构,稳步推进华胥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完善华胥文化相关非遗档案,指导建立非遗保护管理制度,与文旅部非遗司对接,推动华胥文化纳入文旅部非遗司重点项目保护和建设目录。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以秦创原农业板块引领种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秦创原农业板块创新驱动平台,拥有雄厚的农科教资源,在引领我省种业产业创新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秦创原辐射带动优势,进一步促进我省种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我省振兴种业的各项举措落地落实,亟待认真研究。提案建议,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种业企业主体,建立市场化育种体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办复情况】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方面。以全省种业振兴为导向,加快杨凌种业硅谷建设,搭建、引入一大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不断增强我省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种业企业、激发创新活力方面。出台《陕西省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农作物种业发展奖励办法,力争再培育一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方面。进一步改进完善种业成果权益分配工作机制,形成利益分配合理,权属划定科学的新格局,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
  吴元作委员:关于按照发达国家进口标准发展陕西高端蔬菜种植业的建议
  陕西农业基础好,科技力量强,在农业领域大力开展高端农业建设,对于陕西农业强省和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案建议,策划推动新型大棚建设,采取统一经营运作的方式,试点推动设施农业高端化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适度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积极开拓欧洲、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整合优势科研资源,通过繁育基地、种子创新平台、产品研发协作等方式为高端蔬菜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办复情况】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积极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策划推动新型大棚建设,采取统一经营运作的方式,试点推动设施农业高端化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适度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积极开拓欧洲、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整合优势科研资源,通过繁育基地、种子创新平台、产品研发协作等方式为高端蔬菜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助推秦创原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载体,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健全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我省科技创新发展。但在发挥领军人才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需研究解决。提案建议,持续完善秦创原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化改革,让科研人员享受政策红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服务保障,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办复情况】省科学技术厅积极采纳建议,持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形成市场化、全链条、全方位科创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支持科研人员加快成果转化步伐,形成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依托高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优化领军人才项目团队引进和服务机制;拓展“三秦优才卡”服务事项,为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子女入学、出行旅游、住房需求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
   民盟省委会:关于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建议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近年来,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立地条件较差等原因,仍存在以下生态问题。提案建议,对现状存在问题的小水电站,按照“能退尽退、能拆尽拆、能改尽改”的要求分类处置,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加快已退出矿山的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完善秦岭范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办复情况】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积极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在秦岭区域小水电站整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持续跟进整治成果的巩固;年内全面完成秦岭区域退出矿业权矿山修复治理,对一般保护区的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规范管理;利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省级水利发展资金开展小流域治理,2023年已下达治理资金2.58亿元,共55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2.11平方公里;2023年安排部署1:1万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20个,工程治理项目33个,普适型监测预警点644处,县区平战结合队伍驻守内全覆盖。
  省政协人资环委:关于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建设目标,到2025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到2035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将全面建成。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提案建议,加强管理保护,摸清家底建好数据库;突出文化引领,构建陕西黄河文化品牌体系;坚持绿色发展,讲好陕西黄河生态治理故事;创新融资模式,保障资金支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办复情况】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摸清黄河流域文旅资源家底,评估发展潜力;丰富黄河文旅产品供给,2023年计划实施黄河流域重点文旅项目294个,总投资1261.6亿元;对黄河流域各类公园进行摸排,按照《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未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禁止该项目入库;2023年安排省级旅游专项资金1.13亿元,支持158个黄河流域文旅项目建设;综合施策,加强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梯队。
  民建省委会:关于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省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是其重要的手段。但是对比全国情况,陕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平均在管基金只数和规模均大幅低于全国均值,创投法规政策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提案建议,运用投行思维,破解“募投管退”堵点难题;优化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创投生态环境;加快创投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建强创投团队,集聚专业化创投人才队伍。
  【办复情况】省科学技术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结合提案,持续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建立健全创投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开展科创金融服务;举办“陕西省2023年创业投资发展论坛”,加快中国(西部)创业投资生态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生态环境;启动《陕西省创业投资条例》筹备工作,向省人大报送立法计划,将《条例》列入2023年立法计划调研项目;加强高端创投人才培育,评选表彰年度创投领军人物。
  省政协社法委: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建议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省将智慧社区建设与疫情防控精准化相结合,有效推动社区防控、生活服务、医疗保障等工作落实落细,但在智慧防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案建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夯实党建引领,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统筹“人防”与“智防”,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办复情况】省民政厅采纳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以市县为单位,因地制宜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不同部门的各类社区信息与智慧社区信息平台联网对接、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办理协同;印发《关于统一规范全省城乡社区网格编码工作的通知》(陕民发〔2023〕55号),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体系;充实网格工作力量,加大各方面支持保障力度,为群众提供多层次、精细化服务;对标国家和我省指标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者招聘力度,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
   九三学社省委会:关于推进我省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建议
  作为全国重大煤炭基地,陕西煤炭储量全国位列第四,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我省主要产品,年产量在全国占比巨大。“双碳”目标下,推进我省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营造切实可行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对我省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提案建议,多源融合开发”模式打造全国综合能源低碳供应基地;“多能耦合发展”模式加速低碳技术转化;做好全国碳市场有益补充;建设我省自愿减排市场;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
  【办复情况】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稳步推进水电、生物质能和地热能有序发展,推动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组织联合攻关,集中力量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与省电力交易中心等开展绿电、绿证交易研究,为我省有关行业争取最大的用能权、发展权;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探索开发我省碳普惠平台,引导公众自觉践行低碳行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
  省政协医卫体委:释放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自2015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消费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提案建议,完善政策法规;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主动作为。
  【办复情况】省体育局采纳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研究制定我省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措施,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制度,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提档升级;筹办陕西体育产业发展大会,吸引知名体育企业总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落户陕西,壮大市场主体;深入实施“体育+”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数字”“体育+科技”发展潜力;积极主动作为,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大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农工党省委会:警惕陕北地区耕地过度开发的建议
  针对2023年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就榆林市、靖边县开垦耕地向陕西省反馈的督察情况,提案建议,加强陕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活化荒漠治理,强化封山(沙)禁牧规定,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加强新时期旱作梯田管理。
  【办复情况】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采纳建议,协同省级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在毛乌素沙地等沙化土地分布集中区域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防护林体系,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907.5万亩;积极探索普惠性造林机制,按照因地制宜、以林施策、产权明晰、多元参与的可持续性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治理;在陕北丘陵沟壑区和白于山区,全面加快旱作节水集成推广;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禁推沙造地、推山造地,严禁偷牧放牧;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陕北“淤地坝”建设的结合。
  台盟省委会:提升我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目前,我省西安、宝鸡、咸阳等市开始了城市服务市场化的尝试,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我省城市品质的提升。提案建议,注重标准先行,实现“城市细管”;深化科技应用,实现“智慧城市”;集中攻破难题,实现“城市协管”;引导多元参与,实现“城市众管”。
  【办复情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采纳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深入落实《陕西省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四五”规划》,持续强化市政设施监管,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覆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等重点领域的运行监测平台,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智慧监管;着力做好城市市政公用行业保供、强化城镇燃气供热供水运行管理、加强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持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国务院分别于2018年、2020年、2022年批准设立了西安、延安、宝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目前各综合试验区独立开展相关业务,但尚未建立全省统一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已上线运行的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不能实现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申报的功能,无法依托企业通关申报的订单、支付单、物流单、清单、报关单等数据延伸构建信息共享、金融、物流、信用、统计、风险等“六体系”服务。提案建议,建设全省统一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统筹全省跨境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分析;支持陕西省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其他地市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办复情况】省商务厅采纳建议,抓紧开展相关工作:建设陕西省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构建“六体系”;依托服务平台,对各类跨境电商业务数据统计分析,逐步建立规范、完整、系统、科学的统计监测体系,为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及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数据统计结果和决策分析依据;每年向各地市下发《全省跨境电商工作要点》,支持各跨境电商综试区与其他地市开展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