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依托文旅康养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李江峰
  文旅康养作为新兴产业,是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发展康养旅游是打造“一都四区”和建设“五个洛南”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洛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洛南县生态宜居、文化厚重、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洛南县聚焦“医养游体药食”六大板块,依托项目建设,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市场竞争力不强。优质文旅康养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特色不够明显,康养精品项目不多,绿色、健康、环保、养生等理念还未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每一个环节,中高端康养市场开发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有待提升。与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融合度不深,大健康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复合型、多维度、多业态融合产品不能很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三是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部分景区道路、绿化、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服务设施仍不完善;特色民宿、康养酒店发展良莠不齐;个别文旅康养项目在融资招商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四是专业人才缺乏。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跨学科、综合型人才,而目前全县康养产业人才缺乏,人才储备不足,需要培养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基于以上情况,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找准基点,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规划引领。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驱动,根据洛南优势,制定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引导不同形态产业错位发展,体现核心引领、轴线延展、带状集聚、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二是品牌引领。擦亮“汉字故里 避暑名城 康养洛南”品牌,深度挖掘洛南文化资源,促进康养产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用好“秦岭最美是商洛”“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中国梦·避暑之都”等金字招牌,不断增强康养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科技引领。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找准支点,打造多业态融合。一是发展旅游产品化。把握核心需求,树立“旅游+文化+健康+产业+运营”的思维,精心打造N条康养旅游精品路线,发展休闲游、研学游、红色游,将旅游消费力与产业效应进行高度嫁接,推进康养旅游要素产品化。大力发展“特优精强”的文创产品,形成具有洛南特色鲜明符号的旅游商品。二是发展产业集群化。加大康养产业招商力度,持续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速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化。加强“康养+农业”“康养+文化”“康养+旅游”“康养+林业”“康养+中草药”“康养+体育”等多产业跨界融合,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幸福产业聚集结构。三是发展优势特色化。始终把洛南的绿水青山好空气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最大资本和最大优势,健全康养产业联盟机制,加快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深度挖掘“仓颉造字”、“伶伦制乐”、页山古柏、红色老区等特色文化资源,做足美食、民宿、休闲、养生、渔乐、研学、亲子等方面文章,通过养生餐饮、低碳出行、康养民宿、绿色保健、心理健康服务等丰富康养旅游主题,体现洛南特色优势,提升整体核心吸引力。
  (三)夯实基础,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资金保障、政策保障、要素保障,加大对景区景点软硬件设施的持续完善提升,构建“快进漫游”全域旅游交通体系,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优化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二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建设旅游产业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实现重点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和在线直播;加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数据中心功能,逐步发挥大数据在决策参考、客源分析、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提升旅游监管水平。打造完善可行的运营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持续提升景区民宿、特色餐饮、特色产品的服务水平,畅通旅游投诉渠道,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为游客营造舒心、安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四)聚智聚力,培育人才队伍。一是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康养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文旅康养产业人才结构,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企业、其他文旅部门、旅游市场主体的合作,促进文旅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以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实习锻炼等方式大力培养人才,蓄好人才“源头活水”。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礼仪接待、康养知识、特色优势、专业技能等内容培训,提升旅游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三是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人才政策创新,在摸清旅游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推出针对性政策举措,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结构合理、科学规范、务实有效的旅游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系洛南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