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杨帆:让非遗与时俱进“活”起来
非遗“鱼化泥叫叫”第五代传承人杨帆    实习记者 秦 瑶摄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萌态可爱的吉祥福兔、惟妙惟肖的戏剧脸谱、活灵活现的《西游记》人物……11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含光路的纽空间-非纽集杨帆“鱼化泥叫叫”展位,泥巴、颜料与传统技艺的奇妙组合,吸引游客纷纷驻足。
  今年52岁的杨帆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化泥叫叫”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从事这门技艺已有30多年。
  “鱼化泥叫叫”也称称“戏人”“娃娃哨”,是发源于西安市鱼化寨一带的一项古老民间手工技艺。“鱼化泥叫叫”兼有音响和观赏双重属性,它造型丰满、古朴、简练,多以秦腔人物、戏剧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它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在上世纪50年代,不少地道的老陕都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鱼化泥叫叫”。
  杨帆说,父亲杨云峰是“鱼化泥叫叫”第四代传承人。由于父亲从小喜爱画画,有艺术天赋,16岁就学会了做工艺复杂、难度大的“娃娃哨”模具,当时村里会做模具的人很少,父亲是当时最年轻的制作模具能手。
  作为土生土长的鱼化寨人,杨帆是伴随父亲做的“鱼化泥叫叫”一起长大的。回忆往昔,杨帆笑着说,幼时的他常常成为全村孩子羡慕的对象,因为家里时不时就会有一些“新玩意”。
  “我父亲今年77岁了,因为热爱,一生坚持做这一件事。”杨帆说,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自己对“鱼化泥叫叫”也产生了割舍不了的深厚情感。
  “鱼化泥叫叫”对于这对父子来说,就是根与魂。
  在西安美术学院的四年学习,让杨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1996年,毕业后的杨帆和父亲一起参加了许多文化社会活动,渐渐地,他萌生了传承“鱼化泥叫叫”技艺的想法。
  如何才能让传统非遗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是杨帆一直思考的问题。
  “父亲做的‘鱼化泥叫叫’,是他们那个年代生活的写照,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特点。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对‘鱼化泥叫叫’的制作技艺不断改进创新,就是对非遗这种独特文化的传承和坚守。”杨帆说,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对“鱼化泥叫叫”的研究制作进行创新,对造型及观赏性做了很大改进。
  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非遗源于生活,只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社会,才能“活”得更滋润。杨帆始终认为,每一代传承人都应该反映出自己时代的特色,这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要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融合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每当有新的灵感和创意,杨帆便会把自己的想法立刻画在本子上。今年,杨帆为癸卯兔年设计的新年“泥叫叫”,这也是一次新的形象尝试,福兔的可爱形象公布出来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说到“泥叫叫”技艺的下一代传承人,杨帆说,和自己一样,儿子从小也是伴着“泥叫叫”长大,大学毕业后从事的是艺术相关工作,相信非遗的薪火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去年,杨帆开始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高新区第十二小学开设“泥叫叫”课堂。“非遗文化的普及应从娃娃抓起,非遗进校园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他们的心里。”
  交好传承这一棒,非遗可续岁月长。“近年来,加入到保护传承非遗队伍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为古老的技艺注入新鲜血液,让更多‘青春力量’为非遗注入活力。”杨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