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党建引领产业架桥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西安市临潼区神东村推进乡村振兴小记
  □ 记者 殷博华
  从杂草丛生废弃的农田到一排排现代化的种植大棚,从被迫外出务工到实现家门口就业,从村集体经济的“一穷二白”到如今每年都有丰厚收益,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乡村发展的美丽蝶变。
  这一切的变化,都要归功于该村党支部一班人的领导,靠着一群人,组成一支队,振兴了一个村。7月3日,西安市发布第三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临潼区神东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振兴的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我们干成了一项大工程。”回想起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神东村党支部书记王现武自豪地说。
  上世纪80年代,神东村主要以奶牛养殖产业为主,村中养殖奶牛的群众占比高达90%。靠着稳定的收入,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2000年前后,随着大型牧场占据市场主流,以家庭为主的养殖业受到冲击。神东村大批村民被迫放弃奶牛养殖,为了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往日热闹的村庄日渐萧条。
  “要把群众生活的希望重新找回来。”2011年,看着村子日渐没落,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定励精图治,带领群众重新发展产业。
  村党支部先后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为村里发展寻找产业路径。经过多次分析、讨论和研究,结合神东村资源禀赋,村党支部决定带领群众发展葡萄产业。
  说干就干,一时间,“神东村干部下地当农民”的消息在村民中传开。从开垦荒地到栽植树苗,从浇水施肥到田间管理,村干部亲力亲为,走在前、干在先。为突破葡萄种植中的技术壁垒,村干部多次到市区农技中心、渭南市临渭区果业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取经”,聘请农业专家到村指导授课,帮助村民提高葡萄栽培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神东村葡萄第一年挂果喜获丰收。望着成熟的葡萄,神东村党支部一班人再次围坐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决定举办葡萄采摘节,帮助群众打开销路,树立神东葡萄品牌。
  为给采摘节造势,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干部四处推销宣传,抱着整箱的葡萄上门找企业,跑到城市广场请市民免费品尝,宣传神东葡萄。
  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努力下,神东村首届葡萄采摘节大获成功。甘甜多汁的神东葡萄吸引了大批游客争相购买,不但打开了葡萄销路,还让在外务工的村民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希望。
  随后几年,村党支部一班人又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引进了“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今,神东村已发展大棚葡萄300余亩,村民平均增收4000余元。
  回乡发展的葡萄种植户柳小红说,自从村里有了产业,以前风餐露宿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乡村要振兴,村民要致富,关键要靠村党支部。”神东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前进说,在发展葡萄产业的同时,村党支部又提出了“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鼓起群众“钱袋子”。
  2018年,神东村先后以集体资金和土地入股的形式,与西安市临潼区泰盛牧业有限公司、西安优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村民每年都可获得分红收益。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合作打造了神东村的苹果品牌。”王现武说,2020年,神东村与“苹果第一村”延安市洛川县阿寺村签订合作协议,承包了阿寺村200亩土地,双方共建苹果种植基地,并在后续销售中申请了神东村与阿寺村共有商标,仅苹果种植每年可为村上增加20多万元收益。
  “村集体富裕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神东村村民宁春利说,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村上先后建起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展览室等,在村食堂只需5元钱就能吃饱吃好。
  不仅如此,神东村还出资租用了2辆校车,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帮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2020年,村上又设立大病救助基金,为困难群众就医提供帮助。神东村的变化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村民们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