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古对今》教学设计
□ 徐欢
  【教材分析】
  《古对今》是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2017年教育部审定)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由3组“对子”构成,都与大自然有关系,内容简短,词句精美,韵律鲜明,适合对大自然已经有了初步认知的一年级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盲一年级学生有2名低视力学生、7名全盲学生。其中,6名学生(含2名低视力学生)盲文摸读速度较快,学习理解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子”这种文体,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以读为主,帮助其理解内容、体味韵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顺、流利地读课文;低视力学生学会认识、书写课后要求的生字;能够解释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意思;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掌握文本意思;通过合作探究,加强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构建课文画面,体味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味大自然的美。
  【教学方法】
  根据学情,运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教具辅助法来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作“相反动作”对对碰。如果我说“小”,那你们的手就要摆一个“大”;我说“左”,你们的手就要指向“右”。游戏现在开始。
  小—大,前—后,起立—坐下,坐下—起立(没有人上当,都知道要坐下)……
  小朋友都很聪明,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游戏叫作“相反动作”对对碰,如果我换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还会吗?
  上—下,大—小,天—地,高—矮,古—今。
  二、课题解读
  1.解读
  教师:“古”对“今”,“古”的反义词是“今”,它们俩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就说“古”对“今”。我请小朋友读一读这句话“古对今”,一起读:古对今。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6,识字6的题目就叫作:古对今。
  2.板书课题,学生一起摸读课题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我们一起读课题。
  3.4.5.6点,1.2.4点,数字6;1.2.4.5点,g;1.3.6点,u;gu。1.4.5点,d;2.4.5.6点,ui;dui(强调省写规则:声母为d的音节,省写去声符号)。1.2.3.4点,j;1.2.6点,in;jin。连起来读就是:6.古对今,师领读、生齐读。
  3.全盲学生拼读并书写课题,低视生识字。书写检查。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请小朋友们小手摸到识字6,小手认真摸,小耳朵认真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
  教师辅导低视力学生疏通课文,解决生僻字。
  3.“开火车”读,并指导。
  学生一人一句,“开火车”读(按照课堂常规“S形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一方面,低年级学生摸读能力较弱,需要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反复读课文来熟悉课文内容;低视力学生生字积累不够,教师需要利用全盲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辅导低视力学生认识生字,将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学生自读后进行“开火车”读,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自学情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再次进行指导,实现有效课堂评价。
  四、课文学习
  1.提问引入
  问题设计:刚才一读,我们就发现,这些“对子”里面都藏着共同的秘密。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每个句子里面都有一个“对”,这个“对”告诉我们:前后的词语是相对的,我们再来对对看。
  设计意图:用猜秘密的口吻来向学生发出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提高学生专注程度。
  2.听读课文,思考问题(播放配音朗读,学生跟读)
  问题设计:这些“对子”里面除了都有一个“对”字,你还发现什么秘密?(提醒学生字数上的特点)
  明确:一个字就要对一个字,两个字就要对两个字
  3.游戏“我来说,你来对”
  游戏设计:教师按照课文顺序,说“对子”的前半段,学生对后半段。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再次熟悉课文文本。
  总结:“对子”里面除了都有“对”字,除了字数要相等,还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走进这些“对子”去仔细地发现吧。
  4.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探究
  探究一:古指的是?古代——很久很久以前就称为古代;探究二:今指的是?今天——现在、今天;探究三:古和今其实表示的都是什么呀?
  明确:古和今都是表述的时间、时代
  总结:原来这两个字都是表述的时间或时代,所以才能把它们对起来。我们再来读读第一行。
  (3)低视生读第二行
  ①探究:圆对方,这两字为什么又能对起来呢?明确:因为它们俩都表示形状。对“对子”可不能乱对,得找到它们的朋友。
  ②教具辅助:老师给大家发个古代的钱币(圆形方孔钱),同学们摸一摸是什么形状。
  ③再读一、二句(拼读、书写练习)。
  (4)生读第三、四句(我们看看第三、四句,它可是两个字的“对子”了,请你读一读)
  探究一:什么是严寒?——很冷;阅读指导:你能把很冷很冷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教师指导。
  探究二:酷暑是什么意思?——很热很热的意思;阅读指导:你能把很燥热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读,教师指导。
  总结:原来这两个词都表示天气、温度,它们可以对成“对子”。
  (5)学习“春暖对秋凉”
  引入: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寒”的词语呢?寒冷这样表示温度的词在第二段还有,一起来学习。
  ①齐读句子
  ②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春暖的意思?——表示春天暖和、暖洋洋的很舒服。
  探究二:秋凉的意思?——表示秋天降温了,天气凉凉的。
  拼读、书写:凉。指导低视力学生书写汉字。
  词语拓展:你还想到哪些关于“凉”的词语?冰凉、凉爽……
  ③教师范读、指名读。
  阅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读“春暖”“秋凉”“严寒”“酷暑”。
  (6)阅读指导第一段(教师:我们把不同温度带来的感觉读出来、读好)
  总结:这几个词其实告诉了我们一年四季不同的温度。你看,严寒指的是冬天;酷暑指的是夏天;春暖指的是春天,秋凉指的是秋天。我们再把前四句连起来读一读。
  5.学习第二段
  (1)生齐读第二段。
  (2)探究晨对暮
  问题设计:“晨”指的是什么时间?“暮”指的是什么时间?
  明确:晨——早晨,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3)探究朝霞对夕阳(这几句里面还有一句是和太阳有关系的,谁说一说是哪一句?——朝霞对夕阳)
  朝霞——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东方的云彩,朝就表示天刚刚亮的时候。天刚刚亮的时候的云霞云彩就叫作朝霞。
  夕阳——傍晚的太阳、快落山的太阳就叫夕阳。(拓展:天刚刚亮的时候的太阳就叫作朝阳)。
  总结:这一句告诉我们,太阳在不同的位置叫法是不同的。
  拼读、书写:夕。指导低视力学生书写汉字。
  (4)学习“和风对细雨”
  ①引入:天上除了有太阳,天还会怎样?——下雨。
  ②学生体会“细雨”。
  情境创设:播放微风细雨的视频,低视力学生看视频,全盲学生仔细听声音。
  教室画外音:这个雨可跟轰隆隆的雷雨不一样,这个雨是细细的、小小的。
  提问:下雨天我们伸出小手摸一摸雨,是什么感觉呀?(讨论交流)
  全盲学生预设:凉凉的;秋冬天下雨伸手去摸有点冰;雨滴在地上声音不大。
  低视力学生预设:濛濛的感觉,很细,像一根根的线。
  总结:同学们刚才感知到的就叫作“细雨”。
  ③问题引入:“细雨”对什么呢?——对“和风”。
  学生体会“和风”,通过人工创造微风和大风,使学生感知其不同。
  明确概念。微风——微微的风、温和的风称为“和风”。
  拓展:和风对细雨,把“对”这个字去掉就是和风细雨,也是一个成语。
  (5)引入学习“晨对暮”,下雪、下霜,解释雪和霜,指导朗读。
  拼读、书写:雪。指导低视力学生书写汉字。
  (6)再读第二段,教师指导。
  拓展总结:这是大自然里的一年四季,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处理好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爱护环境、注重环保,这样大自然才能带给我们和风细雨,我们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6.学习第三段
  (1)教师范读第三段,学生自读。
  (2)教师读“对子”前半部分,学生读后半部分。
  (3)课堂交流:学生对于“桃、李、柳、杨”的认识。通过PPT展示,教具桃子、李子、柳条触摸。低视力学生可以多说一些。
  总结:桃树、李树可以结出果实。桃树的花是红色的,柳树的枝条是绿色的,引出词语“桃红柳绿”。
  拼读、书写:李。指导低视力学生书写汉字。
  (4)探究:为什么是“桃对李、柳对杨”,能不能说“桃对柳”?
  引导:想想看,桃花、梨花谢了以后都会结出果子。柳树和杨树都是不结果实的。所以我们说桃对李、柳对杨。
  (5)多媒体展示:莺歌燕舞的场景,学生感受。
  交流:低视力学生看见了什么?全盲学生听见了什么?引出“莺歌燕舞”。
  (6)多媒体展示“鸟语花香”。
  ①教师引导:黄莺在鸣叫,小燕子飞回来了,花儿也开了,这就叫作鸟语对花香。
  ②生读第三段。春天真美啊!我们把第三部分的“对子”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大自然里的美景。
  拼读、书写:语,香。指导低视力学生书写汉字。
  7.探究发现: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对子”里面的秘密,我们知道了一个字对一个字,好朋友要对好朋友。
  8.再读课文
  (1)再通过“开火车”读对一对;
  (2)分男生和女生对一对;
  (3)教师和学生对一对。
  五、识字、练习
  1.书写
  引入:对“对子”好玩吗?刚才我们一边对“对子”还一边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请你拿出笔来写一写今天学习的这几个字(播放书写背景音乐),写好坐正。
  点位复习:古、雪、凉、夕、李、语、香;指导低视生书写汉字。
  2.读一读,再读课文
  3.听《古对今》的韵律歌
  六、总结:
  教师: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学习的“对子”也是汉语传统文化之一。古代小朋友学语文的课叫作《声律启蒙》,在这本书中除了古对今,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对子”,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学校图书室借阅。
  (作者单位:西安市盲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