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我家门前有口井
  □ 赵亚勇
  公安巷长约八百米,北连中山街,南通伞铺街。大碗巷是公安巷的分支,由公安巷向西100米再往南200米再向东回到公安巷,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闭环。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公安巷和汉中日报社一墙之隔的院子里,门前有一口井,正对着大碗巷。
  这口井据说已有几百年历史,是附近人家赖以生存的水源,大家洗衣服、洗菜、淘米做饭都要在这里取水。这是一口压水井,井台用石板砌成,四周有水槽和一条排水沟相连,洗完衣服和菜的脏水就顺着水槽流到了排水沟里。由于这口井的水冬暖夏凉、甘冽清甜、口感清爽,其他地方的一些居民也会舍近求远到这里取水,造成夏天用水高峰时常常需要排队,有时候还会起争执,吵得不可开交。不过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平时,街坊们还是相处得比较融洽的,吵架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邻里之间你帮我、我帮你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那时候,男人上班,女人在家操持家务,她们都喜欢聚集在井边,一边洗菜、洗衣服,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拉家常,很多八卦新闻就是从这里传出的。女人成堆的地方,总是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夏天最热的时候也是一年中井边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晚上,有许多大人会带着大木盆来给孩子洗澡,井台便成了露天浴场,淘气的孩子溅出的水花伴着母亲的欢笑声飞扬,井边上演着一幕幕欢乐祥和的温馨场景。
  由于这口井离我们家太近,水缸显得多余,有水桶就可以。记得那时候我们家有一大一小两副水桶,大的特别大,用来储水;小的特别小,刚好适合小小年纪的我拎水。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我们哥几个总想替父母分担点家务,于是每天提着两个红色的小水桶去井台打水便成了我必修的“功课”。人小又瘦的我没有多少劲,有时候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按不下压水柄,人就像小猴子一样吊在上面,引得旁边洗菜的大妈们哄堂大笑,我羞臊得恨不得钻进井里去,不过,她们笑完了便会帮我压水。
  汪曾祺先生在《夏天》一文里写吃西瓜的场景,颇富有生活情趣:“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我也有这样的体会。父亲年幼时曾经帮着爷爷在老家种过西瓜,挑西瓜的水平很高,从来没有失手过。每年夏天,父亲经常会买西瓜回来给我们消暑。不过那口井属于大家,又是压水井,不能像汪曾祺先生那样“以绳络悬于井中”,但是父亲有的是办法,他将西瓜放在大桶里,倒入刚刚打来的井水,半个小时换一次水,晚饭后,父亲拿出西瓜搁在案板上,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红瓤的西瓜一分两半,顿时凉气四溢,那情景和汪曾祺先生描述的完全一样。这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一直不曾忘记。
  我家门前这口井,至今让人怀念的原因除了水质特别好,还有就是用水不会花分文,就像是享受一种国家福利。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真的要好好感谢我们的老祖宗啊。现在,每次交水费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口哺育了我的甜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