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横山:建设高品质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 记者 许鹏 通讯员 李强 闫志智 边瑞
  近年来,榆林市横山区为了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扣全区“一带三区多点”乡村振兴总布局,优选示范村20个,捆绑入库项目58个,壮大村集体经济,培树样板范例,促进全域提升。
  位于横山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武镇高家沟村,主动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景美民富幸福家园,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新路子。
  打造生态美景“示范村”
  六月的高家沟村,满山滴翠,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站在高处,村子的全景尽收眼底。蜿蜒的出村公路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面,道路两侧林木成荫,果树成行。
  近年来,高家沟村重点打造“生态村”,一方面积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规划设计,加快推进绿化景观工程,让原本“脏乱差”的村庄焕然一新。
  “房子宽敞了,道路全部硬化了,路灯装上了,自来水喝上了,村里的变化真大。”看到村庄旧貌换新颜,高家沟村村民李树芳乐开了花。
  今年年初,高家沟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了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抢抓发展机遇,高家沟村加快了乡村环境整治步伐,完善了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打造田园综合体,把高家沟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拓宽农旅产业“致富路”
  生态环境变好了,每逢节假日,不少游人进采摘园、住农家居舍,体验田园生活,让这个偏居一隅的村庄一时间热闹了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我们多方调研认为,村子适宜发展旅游业,走农旅融合的路子。”高家沟村第一书记刘国亮介绍,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驻村工作队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时常组织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一些先进村的发展模式、管理经验。
  通过考察学习,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对村民手中零散的92亩土地进行集体经营,并向区林业、农业部门争取支持,发展起了葡萄园、山楂园、杏树园、苹果园、桃树园等5个采摘园,有部分采摘园已经挂果。
  “村民除了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外,农忙时节可以在采摘园里打工赚钱。”高家沟村第一书记刘国亮说,该村还将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模式,积极推广民宿经营活动,让更多游客能愿意来、留得住。
  此外,该村还按照村集体经济、村民分别持股51%、49%的比例,投资80万元建成了可容纳1000头驴的标准化养驴场。初期计划养殖驴500头,每年能获得纯收益15万元,预计每户分红1100元。
  建设文明风尚“幸福家”
  高家沟村开展文明乡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倡导淳朴民风,促进文明乡风。制定《村规民约》,禁止酒后闹事、禁止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广泛开展农村“好媳妇”“好婆婆”“脱贫自强励志户”等评比活动,丰富全村文化娱乐活动,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素质。
  “新建成的红白事服务中心能同时满足300多人活动,以前动不动就要办好几十桌,费时费力不说,钱包也受不了。”刘国亮说,现在村民家中如有“红白事”,会提前提出申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从社会治安、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方面对村民进行劝导约束,陋习得到初步扭转,新风尚逐步形成,乡风得到显著改善。
  “现如今,村子正在向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民风美的美丽乡村大格局迈进,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刘国亮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