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 —非遗“活态化”传承三问
  □ 记者 赵婧 实习记者 刘凡銆
  非遗,大地文明的精华。以三秦大地为视角,陕西非遗历史悠久、形态众多奇世可居。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陕西现有人类非遗代表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7项,省级非遗项目674项、市级非遗项目1998项,县级非遗项目5249项。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大多数非遗项目地处偏远乡村,特别是衰退的市场环境,导致传承、流传面临“消失”的困境。
  如何在非遗活态传承保护中,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让“指尖技艺”化为“指尖经济”?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走访。
   一问:文化元素如何融入现代经济
  把一张张坚韧厚实的牛皮,雕刻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影子”,20多年,汪海燕为这个“绝活”苦了半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县汪氏皮影”的传承人,在她打小的记忆中,从祖父传到父亲,他们就“玩”这个手艺。
  制皮、过稿、雕刻、上色、熨平、装订、联结……经24道繁杂细致的工序,华县皮影由“制”到“演”,走向大众。汪海燕说,听祖辈们说,这项技艺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被现代人誉为“世界电影鼻祖”。
  “小时候,一听见皮影戏开锣,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搬着小板凳围坐在台下。”汪海燕说。
  这些年,随着皮影戏市场的日渐式微,汪海燕发现,民间手工变成了束之高阁的“艺术品”。
  在汪海燕看来,现代科技运用对非遗传承并非“厄运”而是转机,如故宫博物院借助数字科技“活化”文物,人工智能帮助敦煌壁画进行修复和保护等创新运用,这些事实让汪海燕坚信,科技也能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何破茧振翅?汪海燕认为,非遗在科技创新传承的过程中,在保留其独有的内涵和韵味的同时,更要以不断革新的精湛技艺赢得市场的青睐。她建议,除了要探索多元化的非遗表现形式,还应及时更新市场营销模式。
  近年来,汪海燕从自身更新认识开始,探索将非遗皮影与时尚品牌结合,先后与巴宝莉、爱马仕、可口可乐等诸多国际著名品牌商,以品牌设计、元素设计、橱窗设计等形式达成跨界合作,在推介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尝试提升产品的世界文化认识度。
  “销售非遗艺术品并非限定于产品本身。”经历跨国合作,让汪海燕对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有了更多地思考,传统非遗的花纹、图案甚至颜色等元素都可以被提取,经过二次创作加工后变成一个个中国“惊喜”。
  二问:“抱团取暖”是否可仿可效
  “一周的销售额达到了25万元!”
  “多亏了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
  ……
  今年端午节,在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的协助下,碑林区非遗项目“姚氏太和医室”联合知名网络大V“袋鼠爸爸”进行跨界合作,销售香囊、绳结等端午节非遗文创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姚氏太和医室传承人姚蕤感慨地说,姚氏太和医室创建于160年前,至今已传承六代。“近几年,我们一直希望开发出一款精美的非遗文创产品,让更多消费者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术有专攻,道有奇行。
  对出身中医世家的姚蕤来说,仅凭一己之力,做好非遗文创并非易事。“一款受欢迎的非遗文创产品,不仅需要优秀的非遗创承人和非遗项目IP,还涉及设计生产、包装策划,市场营销等诸多问题。”他说。
  邀请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与产品设计、包装,用文图、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多样化宣传;联系电商平台和网络大V,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助力市场营销……幸运的是,姚蕤的“难题”在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的帮助下,逐一得到破解。
  非遗产品成了“网红”产品,这一切源于2017年。彼时,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成立不久,主要致力于本地非遗项目的深入挖掘和收集整理工作,但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调研组发现大多数非遗项目还处于传承保护的初级阶段。
  针对一些非遗传承人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非遗项目濒临“失传”日渐趋势化,特别是一些非遗项目“小个体、小眼光、小市场”的现实影响,制约着非遗难以找到市场突围之路。
  基于个体保护非遗面临的困境,在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下,近年来,辖区数十位非遗传承人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在保留非遗技艺“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联手推动非遗文化创新与传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树立文创品牌形象,通过不断拓宽营销思维模式,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绽放光彩。”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敏说。
  三问:“名片效应”能否简单嫁接
  直面非遗传承与抢救性保护工作,让非遗更好活态化根植于中华大地。6月14日,省政协将召开“延续历史文脉,连接现代生活,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月度协商座谈会,以期聚共识、破难题。
  “随着许多传统技艺的消失,拯救非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此前,西安市碑林区政协常委王敏建议,政府应建立高效保护机制,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王敏还建议,要细化政策,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挖掘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促进非遗循环互动产业链的完善,让非遗活态化进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像王敏一样,省政协在会前征集建言材料中,多方人士传递出共同期待。
  自贡灯展、“铁水流花”……非遗传承发展好的地方,其不仅是一张地域文化名片,还是助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全国设立了2000余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了2200多个非遗项目,通过对近18万人次开展培训,带动了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贫困户脱贫。
  作为长期致力于非遗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播的工作者,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建议,要把非遗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旅+”,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环节,让游客在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现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原生态之美。